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匮要略

作者:玛吉阿米|发布时间:2022-04-14 15:23|字数:2045

  好生休息了几日,秦怡才去研究起那些虾来,而此时府中后院的新水塘已经挖好了。

  红鳌虾是比较好养的淡水虾种,养殖的话生长快,产量高,而且对气候和环境的适应性强。西凉国京城又是偏暖的气候,养殖不是什么大问题。

  它还能进行稻田养殖,这是秦怡又想到的一个点子,如果红鳌虾能受西凉国人的欢迎的话,也能给农户们带来点额外的收入。

  秦怡将雄虾和雌虾各挑了十几只品相好的,试了试灵泉水也能让它们正常生长后,就找了个大木盆盛了灵泉水先把它们丢空间养着了。

  留好了良种,其他虾也都已经用清水净了几天了,秦怡开始磨掌擦拳准备做麻辣小龙虾了。

  厨娘见王妃又来厨房了,行了个礼自觉地出了厨房,她已经对自家王妃经常下厨还比自己厨艺都要好感到麻木了。还好王妃不当厨娘,不然满肯定很多人家给大价钱抢着要。

  让厨娘去领坛白酒过来,秦怡自己清理好红鳌虾,又准备好葱蒜姜、花椒大料等食材。还好西凉国的调味比较齐全,不然秦怡还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锅热注油,倒入葱蒜姜爆一起爆香,然后是辣椒八角花椒,几道料子遇了热油香味全被激发出来,刚把酒带过来的厨娘闻了脚步都加快了,自己还是多看看王妃做菜,学着点。

  干辣椒稍微变色后,倒入准备好的红鳌虾爆炒,不一会功夫香气就炸裂开来。

  厨娘将酒放下,探头探脑地看着秦怡那边,王妃做这是什么菜,怎么看着有点像虾又有些不像,自己从未见过,但香味真是顶顶好!

  秦怡见她一副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有些好笑,绕过她取酒:“这是红鳌虾,以后你就会常见了。”

  叫它红鳌虾是因为酒楼掌柜那边就这么称呼的,现在好像还没有小龙虾这个叫法,秦怡想到这个时代的皇上还被叫做真龙天子呢,也有些了悟了。

  虾壳已经变成深红色,在秦怡的翻炒之下变的油光发亮,淋上一层甜酱,浇上白酒,继续翻炒,撒盐,放水,大火继续烧开,最后再将开始剩下的葱蒜等放进去炒匀,大火收汁,装盘。

  热腾腾的麻辣小龙虾就出炉了,秦怡自己看着都快流口水了,更别说一旁的厨娘了。

  给厨娘盛了一小份后,秦怡便带着一大份回了屋子。灵汐的身体现在还不能吃辣呢,要让她看见不得闹着要吃。

  秦怡回屋美滋滋地刚吃了一个,原本在书房的上官若轩就过来了,二话不说也坐下开吃。

  秦怡能吃辣,爱吃甜的上官若轩就不行了,不一会功夫他就吃的出了一脑门的汗,红润的薄唇不停的抽气。

  秦怡饭量不大,很快就摸着肚子在一旁看着自家辣的说不出话还要继续吃的吃货。

  到最后看到男人实在辣的不行了,她才去将刚做的甜品拿了过来。

  蒸出来的布丁冷了好一会了,变得冰凉顺滑,点缀了几颗拇指大的紫葡萄和薄荷叶,又养眼又好吃,刚好还能解解辣。

  看着男人几口把布丁全吃完,秦怡无奈地看着对方表示已经没有了,就做了这么一点,她自己都没吃到。看来以后做什么吃的一定要牢记量要大,一定要多备份!

  “我让厨娘装了份做好的红螯虾,你一会不刚好要去酒楼么,给掌柜的带过去让他学学怎么做,别再暴殄天物了。”那天回到王府她才想起来酒楼做的红螯虾之所以不怎么受欢迎,是因为腥味大。放上姜和酒就好了,难道西凉国的人不会去腥么,自己过来也确实没见过什么海鲜,之前还一直以为是因为离海远的原因,现在看来好像不只是那个缘由。

  上官若轩吃人嘴短,当然答应充当个跑路的,没多久就让小厮过来取菜了。

  饭后无事,秦怡本打算休息,那群等她等的心急的老军医们又纷纷拜帖,之前听王妃说要收学徒,他们一个个擦拳磨掌,又从家中开始选有潜力的小辈们准备去竞选一下,然而还没等他们过去,王妃就去永宁县了,他们只好继续等。

  好不容易把王妃等回来了,王爷却故意在军中提点这段时间想好好休息,不想府中有人打扰,他们安安生生地待了几日,终于还是按耐不住了。毕竟养乐堂已经开了,他们几个轮番过去坐镇,就是为了等王妃收学徒时候多考虑一下自家那不成器的小辈,结果王妃回来几天了也没来养乐堂看看。

  秦怡也是才想起来这码事,看着一打拜帖有些哭笑不得,她也没想到几个老军医这么热衷于她收学徒这件事。

  罢了罢了,刚好今天闲着,就去看看养乐堂,顺便把几个学徒也收齐了。

  安乐堂已经开了有六七日了,药材都不贵,诊费也低,吸引了不少平民百姓过来。本来药铺管事还在为秦怡要求降低药价不大乐意,见了最后账上收入只多不少之后才算放了心。

  秦怡到养乐堂时,几个老军医都来了,还有两个太医院的年轻弟子,几人本正凑在一起,眉头紧锁,其中一个老军医看见秦怡,赶紧带头行礼。

  “不必了,先生们是我养乐堂请来的贵客,以后都不必行礼。”秦怡挥挥手,自从换了身份走哪都有人行礼,自己还得一直免礼,万恶的古代礼仪,真的不累么?

  “你们可是在辨症?”秦怡突然对能让老太医们都觉得困难的病症起了兴趣。

  “是,老夫一年前起开始为一位患蝴蝶疮的病人医治,可是用药甚久也不见好转,病症总是反反复复。”一位张姓老太医摇了摇头,这疮生在谁身上都不好过,偏偏还生在一个小姑娘脸上,他也是有心无力。

  “确定是蝴蝶疮么?”

  张太医苦笑:“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正是《金匮要略》里描述的蝴蝶疮。可这么多日治下来,老夫也有些不敢确定了。”

  其余几人也不语,显然认同张太医的说法,却没有什么好方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