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两百三十一章 天时地利人和

作者:菌子|发布时间:2023-09-09 22:30|字数:2033

  狠话算是撂下,行动也不能拖后腿。

  在进一步了解到萧静婉有意泄露出的出行时间和途径路线后,薛丁胜大发慈悲将信息共享给自己的老对手童慕尚,又邀请他来自己的地盘商议此后的埋伏地点。

  虽说他向来看不上干漕运出生的童慕尚,但想到河胡林三家付的重金,以及事成之后他的起义团体在江南一家独大的盛况,薛丁胜咬牙委屈自己与他一屋商议计策。

  然而,童慕尚不像薛丁胜是退伍老兵,凡事就要讲求兵法计谋,他一直信奉的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是故,在薛丁胜提出设下陷阱埋伏后,童慕尚率先提出反对意见:“在极夜的环境之下设置陷阱,断然不可能做到你说的悄无声息,即便你一直标榜自己手下的人令行禁止,就如同朝廷的御林军一般。”

  不愧是多年的宿敌,童慕尚只稍一句话,便让薛丁胜黑了脸。

  只薛丁胜内心的理智不断告诉他,如今两大起义团正处于合作阶段,不能直接和对方撕破脸,薛丁胜只能强行按捺住心底的火气,勉强扯出一个僵硬的微笑,示意童慕尚继续。

  童慕尚不会看人脸色,自然不知道此前的几句话语给薛丁胜带来多大怒气,还以为他在赞同自己,忍不住得意洋洋起来,接着分析道:

  “若是不点灯,我们的气味便很有可能招致在末世之下强化的野兽。暂且不提可能造成的损失,单从隐蔽角度来看,你能保证你的手下在遭遇攻击之后依旧不出声吗?”

  一字一句刺入薛丁胜的心,他面色逐渐变得铁青,张了张口,却说不出反驳的话语。

  无他,童慕尚虽在计策方面是实打实的门外汉,但此次的分析却有理有据,毫无破绽。

  这一认知让薛丁胜眉心紧蹙,难以掩饰脸上的尴尬。

  从前在军营里,他薛丁胜也算是不小的官,手下的几百号人参军后学得第一件事就是服从命令,还从未有人像童慕尚那样光明正大点出他的不是来。

  在童慕尚眼中,他的沉默便是最好的答案。

  这一认知让他非常满意,继续侃侃而谈:“其次,如若是你选择点灯,必然就会有光亮出现——在这油灯被炒出天价的大背景之下,你不会觉得没有人关注光源所在吧?”

  “要知道,萧静婉的名字之所以能在江南地界人尽皆知,除开此前的妖女传闻之外,就是因为她所在的营地灯火通明。”

  “如若被百姓发现,他们被好奇驱使前来探查,你总不能为了保密尽数杀光,但一旦你放走一位,便无疑是放虎归山。毕竟若是消息传到萧静婉耳中,引起警惕,我们此前的一切布置都将白费。”

  童慕尚说完,拉开椅子坐在薛丁胜面前,自顾自倒了一杯茶水仰头一饮而尽,润润自己略有些沙哑的嗓子,顺便静候在自己身前缄默良久的男子的回应。

  “老童,言之有理。”

  时间缓缓流逝,经过一盏茶的漫长静默后,薛丁胜终于出声,赞同童慕尚的建议,收获对方一个“早该如此”的眼神。

  接收到对方眼神中的深意后,薛丁胜心中因决策错误与向来自诩算无遗策的骄傲冲撞的难堪,顿时转化为对童慕尚的忿忿。

  如果不是因为对方没给他递台阶下,他现在也不会如此狼狈地斟酌措辞,忖度新的计划:“既然如此,那就不再设置陷阱,直接依照你的想法,各带一千五百人分别埋伏与道路两侧,趁着萧静婉和唐亦安懈怠之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好。”

  童慕尚不再出声反对,此事就此简单敲定下来。

  毕竟二人虽说表面算是短暂的合作关系,但实际上却也依旧处于敌对状态,不可能完全交心,将自己的底牌与部署全然暴露在对方面前。

  否则,在合理灭掉萧静婉的人马之后,他们又有什么筹码打败自己的宿敌,坐上江南第一军队的宝座?

  就在两大起义团貌合神离、互相提防的时候,萧静婉终于集结人马,和唐亦安一起带着一千手下,声势浩大地依照自己散布出去的信息,前往隔壁镇办事。

  跟随萧静婉出行的人马,一个个都在她的命令下往脸上涂抹尘土,虽说不能完全将脸上饱满的精神悉数遮掩,但在极夜昏暗的视线下,也足够能让旁人先入为主地觉得他们同自己一般面黄肌瘦。

  由于此行是萧静婉刻意设计,故而每个人都时刻紧握手中的武器与李石均装配的暗器,高度戒备,随时留意藏匿在暗处有可能的攻击。

  即便是一颗走石的位移,也没能逃脱他们的掌控。

  不同于薛丁胜的起义团体,大部分是流民迫于现实压力归顺依附,而全体上下懂得兵法的只有首领一人;也不同于童慕尚的起义团,半数是面朝黄土操劳大半辈子的“泥腿子”,不讲究战斗谋略,只闷头莽便是。

  萧唐二人此行带领的一千手下,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不说全都真跟着前朝大将军上过战场厮杀、见过血,且说全都在蛰伏的日子里自发研习过兵法,便早就超过他们了。

  是故萧静婉此行,只要手下不像那狂妄自大的先遣队一般轻敌,便可以说是稳操胜券。

  毕竟江南地界地势平坦,即使是偶有丘陵地区,也并无太多险地能用以埋伏,萧静婉此计,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彼时,队伍正在沉默中行进,每个人都难掩自己心底的亢奋——

  自与唐亦安相认,又见到新首领之后,他们这三万精锐大军本以为可以就此大展身手,反了如今的华夏国,但没想到竟一直操练至今。

  好不容易有行动,能让自己的长剑见血,将士们一个个都铆足劲比拼、竞争,这才被萧静婉选出了最优秀的一千人小队。

  想着营地里眼巴巴目送他们离去,却依旧要继续操练的同胞们,这一千人小队就都不由自主感到愉悦。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