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二章 死前的唯一心愿

作者:相思成诗|发布时间:2025-05-20 23:54|字数:2239

  床上的宜嫔终于动了动,却只是颤抖了一下,随即又寂然无声了下去。

  景帝望着她,叹了口气,坐在了她的床边。

  他握着宜嫔的手,才惊觉她已经瘦弱至此。

  “......臣妾实在无法起身,在陛下面前失礼了。”

  景帝摇摇头,有些难过的表示无碍,毕竟上次病成那个样子,她还是坚持要行礼,眼下看来是真的不行了。

  “无妨,你素来恭谨,朕是知道的。”

  宜嫔听到这话,惨白的脸上浮起一抹笑容,却是充满了讽刺。

  “......多谢陛下关心。”

  她说完这句话后就闭上了嘴,再也不曾开口。

  反倒是景帝有些困惑,他以为爱妾虽然懂事,但总该有些话要同他说,他想,大概是对自己太过不舍,反而不知是该说什么了。

  他便难得体贴的问了一句,这时候,他总算是想起宜嫔的名字了,

  “时雨,你可有什么要嘱托朕和太子的话吗?”

  听到自己的名字,宜嫔总算有了点生气,她黑漆漆的目光直勾勾的盯着景帝,景帝被看得有些不快,宜嫔年轻的时候胆子大,但做了嫔妃后就很知道自己的本分,再也不曾直视过君王。

  还是说快要死了,反倒不懂事了起来?

  他正准备说些什么,却被宜嫔牢牢的抓住了手。

  他吓了一跳,不曾想宜嫔死前还会有这么大的力气,他一时连要开口的斥责都忘记了,只愣愣的看着宜嫔黑暗中发亮的眼睛。

  “陛下,陛下!将我们的小女儿,一出生就离开她母亲的小女儿.......埋在她母亲的身边吧,不要让她.....在地下孤苦伶仃.....若陛下能开恩,臣妾九泉之下也会叩谢陛下的....”

  放肆!竟说出这样大胆的话!难道是失心疯了吗?

  景帝不曾想自己这个最为娴静知礼的妃子会说出这样的荒唐话,他勃然大怒,不顾宜嫔糟糕的脸色,狠狠斥责了她,

  “朕以为你是懂事的,怎么病了这样糊涂!十三公主早夭,不该入皇陵,你是妃子,也不该说这样的混账话,朕看你病重,不与你计较,但你心里要有分寸!”

  混账话,成时雨一阵凄凉,和自己的女儿葬在一起,竟然是混账话.......

  这番斥责后,她以为快死了,眼前的人或许会有半点垂怜的希冀也彻底化为了飞灰,几乎是一瞬间,她的面色便衰败如死人,气息也弱得近乎于无了。

  虽然恼她,但看她这样可怜,景帝又有些不忍道,

  “十三公主早夭,朕又如何不伤心,但礼法不可违,不过朕准你以后多做几场法事,也算是你这些年恪守典范的赏赐了。”

  恪守典范.....是啊,成时雨的脑袋有些昏沉,这些年,她一直恪守自己的本分,性情温良恭顺,从未忤逆过上意,为的就是能够在宫里有一席之地,保住自己的儿女们。

  可事与愿违,她活了三十六年,三十年在宫廷,十六年在初晴轩。

  期间她生了五个孩子,中途还流产了两个。

  长子一出生就被抱给了皇后,次子抱给了贵妃,三子抱给了宸妃,四子抱给了雅嫔,唯有自己最小的女儿,能留在身边。

  几个儿子的母妃家世都不错,她不担心他们的前程,唯独愧于自己的女儿,只因当初是她顶着陛下的不快和一众妃子的虎视眈眈,坚持将她留在了身边。

  可她位份低微,养不活一个病弱的女儿,让她不足月就去世了,一个早夭的公主,是连自己的陵墓也不配有的,只能埋葬在皇寺的后山上。

  女儿死在襁褓中的那天,她的病也彻底好不了了。

  早知今日.....早知今日.....

  她满是青筋的手慢慢攥紧了床单,脸色也涨红了起来,景帝留意到,立时慌了神,他连忙换太医进来,只是已经来不及了。

  他眼睁睁的望着眼前的女子,仿佛是因他的一番话便没了生机,一双眼睛逐渐泛白,唯有喉咙不断发出刺耳的“嗬嗬”声,整个人像垂死的鱼一样挣扎了半晌,才终于喘出了最后一口气。

  随即她瞪大了眼睛,喊住了这一生最后的一句话,

  “安儿,娘对不住你........陛下......”

  景帝抖着手,慌乱的凑过去,

  “时雨,你要同我说什么?”

  成时雨看着面前这个折磨了他一生的男人,哆嗦着说完了最后的话语,

  “若有来生不幸,再遇见陛下,求陛下,恳求陛下,不要再一次停留在妾的面前.....当做妾是你脚下的泥土,从旁边走过去吧........”

  她的声音是如此的微弱,景帝没能听清,唯独听见了“来生不幸,再遇陛下”几个字,他如雷轰顶,脸色猛的难看起来,一时连后面的话也没法再细究了。

  等他意识到宜嫔已经死去时,外面却已经响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声。

  早上还那样好的天气,怎么突然下起了雨。

  景帝心里有些恍惚,连握着宜嫔的手都忘记放下。

  雨势渐大,走廊上没有点灯,只有无尽的雨水或缠绵或急促的打在糊着浅红薄纱的窗上。

  直到宫人进屋呼唤,景帝才终于回神。

  为一个出身卑贱的宫嫔伤心,不是帝王应该做的事情。

  他很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有些控制不住。

  他走出宫室的时候,身体趔趄了一下,身边的大监李安顺立刻扶住了他。

  这一扶,李安顺却是大惊失色,

  “来人,去唤太医,陛下流血了!

  -------------

  宜嫔死后,景帝过于伤心,身体受损,一病不起。

  礼部奏请是否追封,景帝思虑再三,终是未有追封,然特意令人,为十三公主的坟墓立碑,并亲手为宜嫔撰写了祭文。

  “历历念柔嘉之美,十六年都付悲怀。云軿渐杳,翟衣虚淑慎之型。月琯遄移,驹隙动匆驰之感。溯遗徽于锦户,画翣空陈。摅悲悃于雕筵,芳醪再展。尔宜嫔成氏,温恭秉范,端谨禔身,毓质名门,纪芳规之夙协,升华禁掖,嘉令则之弥敦。方谓长膺茂渥,十六载敬事恒昭。何期遽遘沉疴,流光迅逝。音尘迥隔,悼恻犹新,悼节物之不居改,候而摧残风信。怆韶华之竟去,阅旬而萧瑟烟辰。惟尔淑灵,庶其歆格。”

  祭文一出,前朝后宫,均叹息陛下情深,哀惋成嫔无福。

  永和七年,景帝薨逝于正和殿。

  同年,太子楚明业即位,是为周康帝,改元建昭。

  建昭二年,周康帝以先帝口谕之名,不顾朝野非议,将先帝宜嫔自妃陵迁出,葬于皇寺后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