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二十章手段真狠

作者:百里图南|发布时间:2025-05-29 21:25|字数:2007

  马皇后看着天幕,声音柔和而坚定:

  “那些匈奴人,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今日送个公主过去,明日他们就敢要座城池!只会让他们觉得我大明好欺负!”

  “到时候,不仅边境不宁,还要折了咱们大明的子民!这等赔本买卖,万万不可取!”

  这番话,简直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

  咱妹子,就是比那些朝堂上的书呆子看得透彻!

  说好听点是和亲!

  可说难听点,不就是认怂吗?

  咱老朱的江山,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咱大明的公主,岂能送给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子糟蹋?

  朱元璋神情严肃,重重地点了点头,粗声道:

  “妹子说得不错!我大明如今兵强马壮,国库充盈,怕什么!断然不会送咱大明的闺女去和亲!”

  “若是匈奴有异动,那咱就打!”

  ……

  而在另一时空。

  大明,金陵,奉天殿。

  永乐大帝朱棣,双手负立,眼神锐利地盯着天幕。

  当看到刘邦那憋屈的和亲政策时,心中满是不屑!

  和亲?

  不可能!

  我大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岂会为了那群草原上的蛮夷折腰?!

  他刘邦打不过,那是他大汉没本事!

  我大明,有的是能征善战的军队!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才是他朱家子孙该有的气魄!

  朕五征漠北,打得那些鞑子闻风丧胆,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朱棣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只要朕朱棣还在一日,那些草原上的狼崽子,就休想染指我大明的姑娘!

  ……

  大清,紫禁城,养心殿。

  康熙皇帝玄烨看着天幕所言,尤其是在看到和亲政策的弊端时,眉头微微蹙起,眼中闪过一抹复杂难明的情绪。

  从古至今,哪个君王的手里,没有沾过血?

  为了这至高无上的皇权,别说是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便是亲骨肉,刀戎相向的时候又少了吗!

  他刘邦杀功臣,固然手段酷烈了些,但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

  成王败寇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妇人之仁,坐不稳这江山!

  至于这和亲。

  玄烨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满蒙本一家。

  蒙古诸部,既是大清的屏障,也是大清助力。

  他们送女子入宫为妃为嫔,大清亦册封公主远嫁蒙古,巩固盟约。

  这本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怎么到了这些汉人皇帝的嘴里,就成了什么“懦弱无能”了?

  简直是胡说八道!

  我大清国力鼎盛,八旗铁骑骁勇善战,何曾怕过谁?

  我大清愿意将公主格格嫁去蒙古,那是对他们的赏赐!

  是他们蒙古部落的福气!

  怎么能跟刘邦相提并论?

  如此想着,玄烨心里那股别扭劲儿,才稍稍顺畅了些。

  一群鼠目寸光之辈,不懂我大清高瞻远瞩的深意。

  朕倒要看看,这天幕接下来,又能盘点出些什么人物!

  ……

  蓝星,出租屋内。

  江澈看着系统面板上再次飙升的情绪值,满意地搓了搓手。

  “嘿,可以啊!”

  虽然这次的情绪值总量,比不上武则天带来的大爆发。

  但来自朱元璋、朱棣这两位对“和亲”的强烈抵触,以及康熙大帝那一番自我“矫正”的心理活动,也贡献了不少。

  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离还清两百万债务,治好癌症,又近了一步!

  江澈沉了口气,不再迟疑,意念一动,继续对系统下达了指令:

  “开始播放第三名!”

  随着他的指令,所有时空的天幕,同一时间,骤然一暗!

  紧接着,一道苍凉、悠远的声音,在所有人的耳边响起。

  【历史十大杰出帝王!】

  【第三名!】

  话音落下的瞬间,漆黑的天幕骤然亮起!

  一道恢弘而略带沧桑的画卷,缓缓展开。

  画面之中,一架装饰华丽的龙辇,正缓缓行进在宫苑之内。

  龙辇之上,端坐着一位身着明黄龙袍的老者。

  他那宽大的龙袍怀中,还抱着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

  那小男孩粉雕玉琢,眉宇间带着一股天生的贵气,依偎在老者的怀中,似乎在听老者说着什么。

  一老一少,岁月静好,却又透着一股莫名的沉重与复杂。

  他是谁?

  这又是哪一位帝王?

  他怀中的孩子,又会是谁?

  所有关注着天幕的人,心中都升起了同样的好奇与期待!

  紧接着,一道更加雄浑的声音,在所有时空炸响!

  【明太祖,朱元璋!】

  话音落下,天幕的空白部分,一行行金色的诗句缓缓浮现,气势恢宏:

  【起自布衣混元末,胸怀大志驱鞑虏。】

  【百战艰难开基业,洪武一朝定江山。】

  【惩贪治吏手段烈,重农兴教民心安。】

  【晚年多疑诛功宿,铁血手腕固皇权。】

  “什么?!”

  几乎在同一时间,不同时空的帝王们,都发出了类似的惊呼。

  又是大明的皇帝?

  ……

  大秦,咸阳宫。

  嬴政看着天幕上概括生平的诗句,眉头微挑。

  “布衣,驱逐鞑虏。”

  他低声念叨着,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这个朱元璋,听起来倒有几分意思。

  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不简单!

  寡人倒要看看,他凭什么能排在第三!

  ……

  西汉,未央宫。

  刘邦摸着下巴,嘿嘿一笑。

  “哟,老朱家又上一个!”

  “这小子,跟朕有点像啊,都是从底层爬起来的。”

  ……

  大宋,汴梁,垂拱殿。

  赵匡胤眼中带着几分审视。

  “乞丐开局,建立皇朝,这朱元璋,确实是个人物!”

  “能排上第三名,朕倒要看看他有何惊天动地之举!”

  ……

  元大都,宫殿之内。

  忽必烈脸色有些难看。

  “驱逐鞑虏?哼!我大元铁骑纵横天下,何曾怕过谁来!”

  “这个朱元璋,朕倒要看看,他有多大本事!”

  ……

  大清,紫禁城,养心殿。

  玄烨的眉头,在看到“明太祖”三个字的时候,就锁得更紧了。

  又是大明的皇帝?这都第二个了!

  难道我大清,当真一个都上不了这天幕的法眼?

  朕文治武功,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哪一样不是旷世奇功?!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