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有很多可贵的精神,这些精神是狼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奋争的强大的动力源泉;也是狼能在严寒中生存,更能在险恶环境中立足的原因。在狼的精神世界里,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让其意志消沉,没有什么能让它们退却,能让它们丧失战斗力。狼族明白,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敢于搏杀,才会主宰自己的生命。
1对集体讲究忠诚与奉献
狼是对它们的家庭、群体最忠诚的动物,这种忠诚超过了任何一种哺乳动物。在狼群集体捕猎时,如果有同伴牺牲,它们就弃之离去。到了深夜,狼群会围绕在同伴的尸体周围哀嚎。那种狼嚎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凄凉,我们能从中听出狼群对同伴的思念和爱。
据权威动物学家研究,狼群组织和人类家庭组织很相似,是按一定的法则和血缘关系组成。狼群在一起生活、觅食,互相照顾,它们用许多方式来表达彼此的关心和爱。狼嚎就是狼群互相交流感情的最生动、最主要的途径。狼群之间的关系,甚至比人类的许多家庭还要亲密。
狼族中有父亲、母亲和阿姨、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有些可能还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当然,一两岁的狼崽也包括在这个群体之内。显然,这和人类家庭的组成极其相似。
狼群中父母的责任和人类社会一样是很明确的,这里暂称为父辈狼,它们是家庭--狼群的主宰和中心,控制和担负一切事务。
通常,幼狼出生在食物比较丰富的春夏交替的季节。狼崽的降生对整个狼群来说就是一个节日。狼崽的爸爸和其他的狼叔叔、狼阿姨在得知消息后都会摆尾示贺;它们也会用兴高采烈充满激情的低声吟颂来庆祝狼崽的降生。
对于家庭,狼比任何哺乳动物都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通常情况下公狼会在母狼怀孕期间和产出小崽后,一直保护母狼以及小狼,直到小狼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狼对自己的后代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幼狼降生后,在最初的13天,尚未睁开眼睛的小狼便会紧紧地挤在一起(每窝5~7只,个别情况下可达10~13只,刚出生的狼崽只有3000~4000克,长约25~33厘米。它们的毛很短但茸乎乎的,呈深褐色或蓝灰色),刚降生的小狼崽既看不见东西也听不到声音,因为它们的耳朵是叠在前额上的。
母狼在产子以后,要在巢穴内呆上几个星期,因为这段时间的幼狼全靠狼妈妈喂食和取暖。在这个时期,母狼几乎是寸步不离,当然它也会在狼崽熟睡的间隙外出,时间也很短,然后赶紧返回洞穴,悉心照料小狼。
与人类不同的是,在此期间母狼不允许公狼接近狼崽,她要独立哺育幼崽,一旦公狼靠近,即使是送食物,她也会呲牙咧嘴地威胁公狼离开,以表示它对狼崽深沉的母爱。公狼只得将觅得的食物放在洞口,以备母狼食用。
就像母亲经常为婴儿换尿布和洗澡一样,母狼也经常用舌头舔狼崽的全身,为狼崽擦洗身上的脏物。直到狼崽生下来五六周以后,这些狼崽才第一次摇着尾巴从洞穴内走出来,参加到狼群的活动中去。这时,成年狼会对狼崽发出轻微的叫声以表示欢迎。
一个月后,小狼已具有尖锐的牙齿。这时候,母狼便开始训练它的孩子们吃食物以及捕猎的技能,它用预先咀嚼过的食物喂养小狼,让它们习惯以肉为食。
有趣的是,在此期间,狼群中某些成员也参与了喂养小狼的活动。狼群的父辈狼和成年狼都为幼狼觅食,狼崽匆忙从成年狼的嘴中接受食物,这些经过消化的肉糜,对于狼崽的发育是特别有好处的,更容易消化,能帮助狼崽更快地成长。
所有的狼都很喜欢这些小狼,大家轮流喂它们,和它们一起玩耍。看到成年狼捕食回来,小狼崽们便会跑过去舔它们的脸和嘴,意思是要吃的。
半个月后,母狼又会给小狼不同的食物,先是其他动物的尸体,然后是奄奄一息、形体较小的动物,目的是让小狼逐渐学会独立捕食的本领。此后开始带着他们到一定的地方饮水。
在以后的数星期内,在狼群集体的帮助和关怀下,伴随着幼崽的成长,成年狼还会自觉为小狼崽和狼妈妈寻找食物,或在狼妈妈外出捕食时帮助照看小狼崽。总之,养育幼狼是所有成员都要参与的工作。
狼群在一起生活、觅食,互相照顾,用许多方式来表达彼此的关心,和人类一样享受着天伦之乐。当他们吃饱喝足以后,也会聚在一起玩耍、休息。整个狼群成员,在消磨时光时,都会围绕狼崽活动。和人类养育幼儿没有什么两样,狼崽也是在顽皮嬉戏中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
当狼长大成熟并配偶后,即建立独立的生活。如果配偶意外死亡,则活着的狼将另觅配偶。狼群总是由双亲和孩子们组成,个别情况下,狼群父辈也可能暂时只有一只公狼,或是一只母狼,这就类似人类社会的单亲家庭。
狼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地献身于家庭的。它们有灵敏纤细的感受,能够察觉家庭中其他成员的需要。狼对族群极度地忠诚,对于伙伴充满热情,它们绝对不会吝于付出情感。
狼群之间的关系,甚至比许多人的家庭还要亲密,这是不容置疑的。
另外,它们的家庭规范也是无人能及的伟大典范。据说,狼群的社会结构和我们人类非常相似,它们也会彼此求偶以期达到繁衍种群的目的,生生不息,并且互相关爱、尊重。可以想象,看着自己的爱人和伙伴被充满敌意的飞弹射中,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惨祸。每当看到这种场面的时候,它们也会心痛难抑,感到心在淌血。
狼对它们的天敌和弱小的动物是凶残无情的,但在自己的家庭里却不乏温情。尤其是母狼对自己的孩子,那脉脉的温情使成年不久的狼怀念不已。
群狼之间所展现的忠诚是众所皆知的,在很多参考文献中都有记录。但是有一位朋友却告诉我一个关于狼与人之间忠诚的实例,这个实例让我对狼族的忠诚建立了新的观点。
这位朋友长期在阿拉斯加专门研究狼群,他认识一对夫妻及两个小孩,一家人住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地区,并且是住在他们亲手建造的圆木小屋中。这个家庭中还包括两只狼。这两只狼从小就被这对夫妻养大。小狼的妈妈被无辜射杀,而可怜的小狼就被这对夫妻带回家,抚养至今。两只狼认同的家庭,就是这个四口之家,它们认为人类就是它们的同类。
有一天,这对夫妇到离家约一公里的地方去伐木。留在家里的两个小男孩不小心弄倒了煤油灯(那儿没有电),猛烈的大火开始吞噬木制的建筑。父母距离他们太远了,两个小男孩儿又正身陷火海。这时,两只狼竟然无视烟雾与恐惧,立刻冲入火海般的木屋中,突破阻碍,将两名小男孩儿救到安全的地方。虽然它们被烧得很惨,但是它们的知恩图报和对家庭的忠诚,却让我们不得不想到人类用“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语句形容狼实在是名不副实!
毫无疑问,狼是一种和人类一样有着深厚情感的动物,甚至有时候狼与狼之间所表现出的情意和忠诚也是人类所不能及的,尤其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在北美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狼。有一天,有两只狼结伴外出狩猎,大雪过后的森林几乎没有任何动物出来觅食,它们就这样没有目的地四处寻找着。突然,其中一只狼发现前面有一溜兔子留下的脚印,于是它开始顺着这些痕迹追踪至一棵大树下。就在它仔细分辨脚印的去向时,一不小心触到了猎人专门为捕捉野兽而设下的捕兽钢夹中。这只狼的前腿被牢牢地夹住,夹子上面粗大的钢针一下子刺穿了它的肌肉。
随着一声凄厉的嚎叫,在附近狩猎的另一只狼迅速跑了过来,见此情景,它围着受伤的狼焦躁地转了一圈又一圈,不停地用前爪试探着钢夹,试图打开它救出同伴。
在这个过程中,施救的狼不断地警惕着四周,以防猎人在此刻巡查。施救的狼在经过一次次努力都宣告失败后,痛苦地望着同伴。受伤的狼似乎感到了铺天盖地的绝望。随着时间的流逝,危险也在步步逼近。当施救的狼再次试图营救时,受伤的同伴向它发出了愤怒的吼叫。施救的狼明白,这是同伴让它远离危险的信号。
此时,它们都很清楚,在这里多呆一分钟,都是很危险的,因为猎人随时有可能发现它们。就这样,它们彼此默默守望着对方,受伤的狼越发不安起来,它的眼睛充满了忧伤和愤怒,喉咙不时地发出沉闷的低啸,督促着同伴赶快离开,但施救的狼却始终不肯离去。
这时,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受伤的狼张开大口,用自己锋利的牙齿狠狠地咬向被钢夹夹住的前腿,希望舍弃自己的一条腿来换取自己和同伴的生命。由于失血过多,这一举动显得有些无力,它把目光投向了同伴。
显然,施救的狼被这一幕惊呆了。少顷,它明白了受伤同伴的意思。为了能够活命,它在受伤同伴的鼓励下,一口咬断了同伴被夹住的前腿。随后,毫不犹豫地背起同伴离开了危险的境地。
这就是狼与狼之间,真挚的爱,无限的忠诚。忠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风骨。在狼族世界里,它们不可能知道这样的概念,但它们却知道这样去做。同时它们知道,即便是残废了也要好好地活着,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同伴,为了狼族。
2对领导与分派绝对服从
狼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职责、有所处的社会,似乎一切都是从人类套用过去的。然而,当某些人不遵守人类的生存规则挑起了争斗时,狼却按照它们既定的游戏、生存规则平静地生活,虽然它们要为了生存而猎食其他动物,但那亦是它们的规则的一部分。
狼群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虽然也有狼单独捕食,但绝大多数狼都没有这样的“自由愿望”。因为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决定了它们必须群居生存,一旦它们离开了群体,就可能四面受敌,命在旦夕。狼可不会为了人类所谓的“绝对自由”而置生命安危于不顾。
在狼群中,动物学家一般将狼的首领叫阿尔法狼,阿尔法狼由一头雄壮勇猛的公狼担任,它负责狼群的所有重大事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次一级的狼叫贝塔狼,一般由成年的公狼和母狼组成,它们一般是阿尔法狼的兄弟姐妹和其他近亲,最底层的狼叫欧米佳狼,一般是阿尔法狼的远亲或者被收留的无家之狼。阿尔法狼的配偶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严格来说它应该属于其他阶层,但它却拥有许多特权,比如只有它能和阿尔法狼交配并繁衍后代,它阻止其他母狼和阿尔法狼交配,也阻止狼群中所有的公狼和母狼交配。
母狼生产的后代由狼群共同抚养,保护和照顾幼狼是狼群共同的责任。等幼狼成年之后,就会争夺阿尔法狼的位置,最后由最有能力者当首领,其他的狼要么接受它的领导,要么带领一些狼独立成群,要么去加入其他狼群,成为最底层的欧米佳狼。狼就是这么一代一代繁衍下去的,有争斗,有分离,但都是在游戏规则之内。
如果狼在捕食时遇到一大群猎物的目标,而自己所在的狼群的力量又不足以对目标造成伤害时,它们就会通知其他狼群,让其他狼群与它们组合到一起,有时候这种狼群组合的规模相当大,最多时可以达到几千头。这些狼群一般会有一个总的首领--狼王。狼王是狼群在平时交流的过程中推举出的公认的实力最强大的阿尔法狼。
在共同捕猎时,狼王就是最高首领,狼群的一切行动都要听从它的指挥。一般情况下,狼王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狼王的指挥下,每条狼都有自己的任务。对于自己的任务,每条狼都会义无反顾,尽心尽责;它们会无条件地服从狼王的指挥,即使是为了试探对手的实力而佯攻的狼也毫无怨言,但它们却很有可能因为狼群的整体利益而受伤甚至牺牲。
我们暂且不去评论狼群之间的恩恩怨怨。我们看重的是狼群之内、狼群社会的组织、等级、秩序,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保障。但现在,对于这些词汇的作用,我们越来越模糊。
3自觉维护组织严密的团队
你知道狼群是怎样形成的吗?你知道狼群内部是怎样一种组织结构吗?
这是令所有人都产生好奇与兴趣的话题。事实上,狼群就是一个狼的家庭,通常包括一对成年狼和它们的后代。有时它们的亲族也会加入进来。狼群随着一窝小狼崽的出生而逐年扩大,狼崽在家里一直呆到长大成为成年狼时,有的便离开家族去寻找自己的伴侣,然后开始组成另一个家族。
这样,狼群就不会变得过于庞大。有时候,尤其是食物较充足的时候,有些较大的狼崽也会和其父母一直生活下去。一旦猎物变少,大狼崽就会自行离开家庭。
然而沦为独狼是十分可怕的事。成群的狼可以能让狮虎退避,而独狼的性命却如风中枯叶。每一狼群都有自己的领地,它们凭借嗥叫声和气味来划定疆界。几乎所有可以活动的地域都被狼群分踞了。独狼是决不敢贸然闯入这些领地的。独狼所能活动的地方大多处于狼和人的交界处,在这个夹缝里求生,需要时刻提防同类的仇杀和人类凶险莫测的袭击。
一只孤独的公狼和一只孤独的母狼在寻找自己的伴侣时相遇,一个“新家庭”便很可能形成。如果它们都很喜欢对方,便会以摇尾巴、撞鼻子的方式向对方发出求爱信号,然后依偎在一起!这种行为方式称为定亲。定亲活动可发生在一年当中的任何时候。
狼群的数量差异很大,其成员的多寡视其势力范围内猎物的多少而定。小型狼群少的只由两只狼组成,大型狼群多则可达30只左右。平均来说,每个狼群大致上是由5~8只左右的狼所组成,并有首领负责带队。在同一个狼群里,野狼们的体态大小以及毛色肤质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事实上,人们故事中所说的“大灰狼”是由许多不同毛色的成员所组成的,它们的毛色差异很大,可以是暗灰色、咖啡色、褐色、银色,甚至是绚丽的黄色与红色。
由于孕育后代的通常是狼首领,所以狼群的成员也大多是狼首领的子孙。此外,狼群中还包括已经长大却尚未离群的年轻成狼,以及虽非幼狼却还在成长的少年狼。对于一个这么多子孙的大家庭,狼首领是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如何体现自己的权威呢?
狼族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最有纪律的族群,它们的社会组织遵循着一定的社会阶级模式,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等级制度非常明确。
与企业组织结构的相似之处是狼群的组织结构也由领导者、管理中层和基层员工构成。狼族的领导者主要是由一对属于最高阶层的阿尔法公狼和母狼担任,并由一对次高级的贝塔公狼和母狼担任组织的管理中其余基层组织的狼群,社会组织最低阶层的属于欧米佳狼。
狼群组织内的等级高下,通常可以从尾巴翘起的程度来分辨。阿尔法狼的尾巴总是高高地翘起,贝塔狼则会将尾巴放至较低的位置,欧米佳狼的尾巴则总是垂至两腿之间。此外,狼也会通过自己的动作来体现组织中的尊卑等级。例如,屈从的一方耳朵会垂下,眼睛也避免直视对方,并露出身体没有防备的部位仰身翻滚,就像狗在主人面前所做的举动一样。
在狼群中,较高阶层的狼决不会通过尾巴翘起的程度来满足自己虚幻的权威,他们需要更为直接的利益分配。而狼群的分食制度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当狼群捕获食物后,头狼先食,其次是身强力壮者,最后是弱小者,一次分食不够,便组织再次进攻,只有这样,那些没吃饱的饿狼才会拼命向前。狼群的生存机会就这样最大限度地留给了强者。
阿尔法公狼具有强壮的体格、强势的性格以及撼人的勇气,它在群体中的狩猎能力、决策能力都是一流的,是整个狼群的绝对领导者,是该族群的中心及守备生活领域的主要力量。
4满足自身角色,完善团队合作
狼群最伟大的品质就是他们的合作精神,我们几乎可以将狼群的行动看成是“合作”的隐喻。狼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们的合作精神。
当一群狼为追捕猎物而穿越广阔无垠的雪地,一只狼紧接着另一只狼在雪地中慢慢行进。这时只有广阔的大地、如银的白雪与坚韧的狼群交映生辉,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场面啊!
当狼群穿越雪地时,最常使用的队形是“单一纵队”,狼群里领头狼往往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由于需要在雪地中寻找猎物,又要警惕其他天敌的攻击,领头狼还要不断推开眼前柔软无边的雪堆,这样会消耗极大的体能。
当纵队的领头狼疲累之后,它会移往队伍旁边,并让下一只狼担任开路先锋的任务,它就可以跟在队尾,轻松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如此,不断替换的开路先锋,让参加捕猎的队伍成员能够在耗费最少体能的状况下,保留体力以应付即将面对的狩猎挑战。
狼从来不靠运气行事,它们对即将实施的行动总是具有充分的把握。当狼群在雪地中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猎物时,单列行进的狼会改变阵势,对敌人群而攻之,直到把猎物变为食物为止。在攻击时,每一只狼都会尽心尽力,而不管自己是否会受到伤害。
狼群从来不会漫无目的地围着猎物胡乱奔跑、尖声狂吠。它们总会制定适宜的战略,通过相互间不断地进行沟通将其付诸实施。关键时刻到来的时候,每只狼都明白自己的作用并准确地领会到集体对它的期望。
阿尔法公狼在担当组织和指挥捕猎时,总是选择一头弱小或年老的驼鹿或麝牛作为猎取的目标。开始时它们会从不同方向包抄,然后慢慢接近,一旦时机成熟,便突然发起进攻;若猎物企图逃跑,它们便会穷追不舍,而且为了保存体力,往往分成几个梯队,轮流作战,直到捕获成功。
猎人、摄影者、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有幸目击狼群猎捕实况的人,都会被狼群的捕猎场景吓得目瞪口呆,那种震撼只有“大自然的力量”能与之比拟!下面就是狼群捕猎中最常见的一幕。
一个由6只狼临时组成的团队,它们的目标是麝香牛群。狼群驱赶着牛群往高地平台上奔逃,当这群麝香牛到达高地顶端时,突然,狼群开始总攻。
最西边的两条大狼在一条白脖白胸狼王的率领下,闪电般地冲向靠近麝香牛群的一个突出山包。在高原中嗖嗖飞奔的狼群,像破浪高速潜行的鱼雷,运载着最锋利、最刺心刺胆的狼牙和狼的目光,向麝香牛群冲去。显然,这是三面包围线的最后一个缺口,抢占了这个山包,包围圈就成形了。这一组狼的突然行动,就像发出三枚全线出击的信号弹。憋足劲的群狼从草丛中一跃而起,从东、西、北三面向麝香牛群猛冲。
狼群的冲锋悄然无声,没有一声呐喊,没有一声狼嗥。可是在天地之间,在人与动物眼里、心里和胆里却都充满了世上最原始、最残忍、最负盛名的恐怖!
正当这群麝香牛四处惊慌奔逃之际,6只狼在一刹那间,每一只狼都变得非常有冲劲,疯狂地扑向那些虚弱且无法受保护的麝香牛,一只狼紧跟在后面,另一只狼在前头,其他的狼来到空地。此时,麝香牛见到大批的狼群,有的麝香牛早已灵魂出窍了。许多麝香牛竟然站在原地发抖,有的居然双膝一跪栽倒在地上。搏斗迅速地结束。
麝香牛一向过于依赖群体的保护,而且没有充满技术性的应对攻击竞争的计划。狼群非常轻而易举地解除了麝香牛的武装;和麝香牛群比起来,狼群小得多了,但是狼群有策略,以其坚韧的精神,克制住暂时的饥饿和贪欲,耐心地等到了最佳战机。
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几只分散的狼在捕猎中变成一个合作、有力量、团结的团队,他们都知道自己必须执行的任务,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
为了集体目标的实现,它们也完全可以牺牲自己。
狼族不仅懂得彼此合作,也会与其他动物和谐地共同相处。与其他动物的合作,通常是为了达到彼此的各自需要,但有些时候,也许只是因为好玩罢了。狼族与大乌鸦之间的合作,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在狼族的合作体系里,还包含着与人类的合作关系。
在黄石公园,人们通过多年来的研究、规划、政策的坚持、严格的执行等,对狼的哺育结果远远超出原先的预期,野狼不仅存活下来,而且更加兴盛。黄石公园的哺育计划也成为人类哺育狼群成功的里程碑。
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得知狼这种伟大的掠食者,重新漫步于辽阔无际的黄石公园时,心中的兴奋是无可比拟的。这传达给他们这样一个信息:人类与野狼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整个狼族的猎捕、游戏和互助行为,都促使狼团结在一起,使每一只狼从小就知道团结协作的力量,这样就培养了狼族的团结精神。
狼群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训练成为决定它们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每位成员都应通过发挥特有的才智和力量来肩负起对团体应尽的义务,每一只狼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因此,一只智慧的狼如果死亡,并不会对狼的族群造成长久的致命伤害,因为,对于这些伤害,年轻的狼早已有充分的准备了。
狼群中每个成员都不希望成为光说不干的“老板”,它们中有些乐于成为技艺精湛的狩猎者,也有些擅长于作为族群看护者,还有一些喜欢充当群体的开心果,等等。比如,领导狼群的责任由阿尔法狼担负,其余的狼则共同承担整个狼群的其他事务。在母头狼产下一窝幼狼崽后,通常有一只成年的雄狼担当起“保姆”的作用。
事实上,狼群在哺育期时,它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协作精神”远远胜过人类。每一只成年狼都各司其职,担负着抚育后代的重任,在它们捕猎时总是通力合作,彼此照应。更令人感动的是,遇到危急时,狼群总是用自己尾巴的摆动、鼻子的相触来相互鼓劲。
在狼族中,并非每一只狼都积极争取领导者的“职位”。但是,所有的狼都满足于自身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不断地努力,以达到最完善的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