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见过大漠胡杨的沧桑雄浑,那是一种大气磅礴,浩然天地,悠思古今,令人热血沸腾的体验。眼望着大漠莽莾苍苍,铺天盖地,虬枝曲折,叶片如金的胡杨,心里虽然多少也升腾起几分淡淡的悲壮。
但更多地却是为生长在大漠的不屈英魂,胡杨树三生三世的传奇色彩所感佩,所激动。那是我第一次观赏雄奇壮美的胡杨林。
十多年前,我们深圳首批赴新疆喀什支教的十多位老师,在国庆长假的日子里,热情好客的当地教育局专程为我们安排了一次观赏大漠胡杨林的旅游活动。
虽然那次观赏胡杨林的时间节点还稍许早了一点,胡杨树的叶冠尚未完全染成金色。但当我们驻足在大漠腹地那无边无际遮天蔽日的胡杨林时,我们所有的人都激动得欢呼雀跃,血脉喷张。
那里单单只是一片胡杨林啊,那是天地间写下的一首史诗,那是人世间一幅最壮丽的画卷,那是大漠里奏响的一曲最昂扬的生命交响。金色的阳光从斑驳的枝桠间撒进来,把青黄叠染的胡杨林醉成了神奇的世界,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胡杨,头顶着蓝天,脚踏着黄沙,劲厉的沙尘风暴在它身边吼成暴戾的喧嚣,但它们却不屈不挠。
它们挺立着铮铮的铁干,摇曳着妖娆的枝叶,像铁骨柔情的卫士,守护着西域边关亘古沧桑的岁月。见到胡杨林这壮观的景致,我们一群赴疆支教的老师,虽大多已两鬓染霜,然而我们却整体聊发起少年狂来。
我们抚摸着胡杨躯干上的沟沟壑壑,那是大漠戈壁的飞沙走石和四季交替的风霜雨雪在它身上摧残出的道道伤痕。我们摘下它的一枝一叶,那绿似翡翠、灿若黄金的叶片和虬曲盘旋的枝条又是那般似水柔情,它们为大地遮阴,为沙漠纳凉。
我们徘徊在一棵棵根深叶茂的胡杨旁,我们想聆听它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的传奇故事。
但接天匝地的胡杨只是枝干相连,叶片相接,它们万众一心,如刑天起舞,壮士出征;它们随西域的长风不休不止地歌吟着蓝天丽日,如黄钟大吕,天地轰鸣。
它们仿佛虚怀若谷向我们述说着只有爱的奉献,才能获得生命的永恒。于是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对着这万古的大漠英灵,我们也只有肃然起敬,也只有长歌当哭。
记得那次我们在大漠腹地观赏胡杨林后,我们每一位支教者都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在回到支教驻地时,西域胡杨几近成了我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了我们下笔成文的灵魂。那晚我敲击键盘竟文思泉涌,洋洋洒洒一篇千字散文便倚马可待。
那篇散文的标题是《大漠忠魂》,文章一开头就大肆抒情道:“千秋大漠凛西风,屹立黄沙如青松,遥望苍凉边关月,铁骨忠魂化长龙。这是大漠胡杨的写照,这是戈壁胡杨的颂歌。
胡杨,你虬枝苍劲,叶片如金,你扎根在贫瘠的大漠深处,巍巍忠魂守护着祖国万里疆域。你在茫茫的大漠上,屹立万年,展现出你不屈的生命和顽强的意志。你用铁骨柔情勾画出大漠一道无边的风景,歌吟出岁月的沧桑,唱和着天地的旋律。
胡杨啊,你是戈壁滩最忠诚的卫士,大风起兮尘飞扬,你用挺拔的身躯磨蚀着万里黄沙,你用三生三世的铮铮铁骨抗击着边关的严寒酷暑,即使化着一缕忠魂,你仍用赤身裸体拱卫着你不屈的脊梁,用你博大的情怀拥抱着你挚爱的这片西域热土……”
说来也好笑,我那篇散文的文笔虽不咋地,但文章开头赞美胡杨的四句诗竟被大伙在当时唱和了许久。
二.
光阴荏苒,第一次观赏大漠胡杨转瞬就过去了十多年,这十多年来大漠胡杨始终令我魂牵梦萦。好多次我都动念,何时再去观赏那些大漠的忠诚卫士呢?去年十月中旬,这个愿望在新疆好友的帮助下竟轻而易举的实现了。我的这位好友是喀什教育局教研室的一位资深教研员,早些年已退休。
十多年前我在喀什十四中高中部支教,那段日子里我深得这位既是同行又是老乡的关照,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我的这位好友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和照顾。
那次安排我们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观赏胡杨林也是她热情组织的。十多年来,我们虽远隔万里,但我们的交往却从未间断,相反我们的友情乡情更趋深厚了。
去年十月初,这位好友电联我说,老兄,那次你们观赏大漠胡杨林虽不是最佳观赏胡杨林的时令,但你们聊发的少年狂也把我这个老西北感染了许久。
现在我已退休好几年了,最近又换了新车,这回有大把的时间,你可以在十月中旬邀三四个好友来我这里,我带上你们自驾游,去看看水韵胡杨的秀美。
与大漠胡杨相比,那可是别有洞天,更富有韵致,更加的美不胜收。受到老朋友的邀请,我激动了好几天,我遂连忙游说并组织了深圳另三位和我要好的退休老教师又一次来到新疆。
三.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祖国的南疆正是胡杨灼金,果实飘香的季节。由苏老师驾车做向导,我们第一站便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公路到阿拉尔塔里木河源头,去观赏全国面积最大的胡杨林。胡杨林分布在塔里木河两岸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
我们从和田上公路后,透过车窗,看到前方的公路像条沙漠里腾跃起舞的黑色巨龙,在这浩瀚无垠的黄沙世界里蜿蜒曲折直接远方的天际。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含义就是胡杨树之乡,它又称“死亡之海”,它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的沙漠。
它的面积有近三十四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新疆全域面积的五分之一。过去这里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稻菽翻涌,瓜果飘香。塔里木河碧波浩渺,水浪接天,胡杨林像一匹接天连地的锦缎四时变幻着神奇的色彩,把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装点出江南的锦绣。
然而由于地理变化的原因和人为的历史原因,远古丝绸之路往来商贸的绿洲,后来却沦为了茫茫的大漠。但这片广袤的沙漠却以地下水量充沛,矿物资源丰富而举世闻名。
现已探明它的地下水量超过了八万亿吨,已探明的矿物资源有三十多种,光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就有八十多亿吨,天然气十多万亿立方米,塔克拉玛干沙漠是祖国边陲一颗耀眼的明珠,开发建设这颗西域明珠也成了数代南疆人和外来建设者不息奋斗的主场。
当年王震将军率十万官兵从南泥湾转战万里,奔赴塔克拉玛干大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化剑为犁,挂甲屯垦,用他们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艰苦卓绝,奋战大漠,开垦戈壁,终把这西域边关建成了塞上江南。
承继先辈的奋斗精神,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来到这里,他们前赴后继,胼手胝足,就如同守护这大漠上不屈的卫士胡杨一样,一代代在这里栉风沐雨,守护着大漠,开垦建设着大漠上一座座城市乡镇,田畴,果园。
如今光是沙漠公路就建有四条,环沙漠连通的铁路也有四条,塔里木油田的石油开采截至二〇二二年,富满油田产量就突破了千万吨。
近些年这里已是西域旅游最热门的打卡之地。大漠的自然景观,沙丘似雪涌,雾凇如仙境,芦花扬塔河,胡杨织锦绣,让人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这里的人文景观更是历史悠久,文脉传承,故事传奇,星汉灿烂。像楼兰古国的传说,像尼雅遗址的神奇,佛塔林立,壁画墓葬,千手观音和千眼木雕,还有三弦琵琶等等无不聚集着历代劳动者的智慧,闪耀着民间文化的万丈光芒。
听着苏老师如数家珍的介绍,看着车窗外一一闪过的无边大漠,大漠里无边无际的金色胡杨林还有连绵起伏在大漠边缘五彩斑斓的群山,我们四位老师又按捺不住心潮澎湃,情绪昂扬了。
李老师对我轻轻说,老齐,你让苏老师把车速开在30码,既让我们一睹大漠胡杨的壮美,也让我们分辨下五彩斑斓的群山都珍藏着什么样的矿产。
苏老师哈哈一笑,用那银铃般的声音戏谑着说,亚克西,几位老师你们上了我的车,别担心上了贼船,你们绝对放心,即便我成了海盗,我也要把你们刧往沙海的原始胡杨林,渡向塔河源头水韵胡杨的“百里画廊”,这一路的风景只是开头的戏文,好戏还在后头呢。
我的马儿会慢慢走,慢慢行,我会让你们四只眼睛看也看不够,这胡杨世界的沧桑雄浑和柔美秀丽。
四.
我们四条汉子让一介女流载着我们奔驰,很有点过意不去,刘老师连忙接过了苏老师手中的方向盘。
从深圳组织这次自驾游,我是有目的的,我特意找了三个驾手,因我是车盲,只会蹭人车坐,不会效力。我们的车穿过茫茫大漠深处后,苏老师招呼我们停在了塔里木河畔建设兵团农场一师,广袤无垠大地上的田园腹地。放眼望去,四野的景色叫我们这四位老师如同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我们拍案叫绝,欢欣雀跃。
夕阳将金灿灿的稻田晕染成一匹巨大无比铺向天际的金色地毯,沉甸甸的稻穗低头在十月的罡风中尽情欢唱并时时涌起层层金色的浪花。
银色的棉田一望无垠,被黄绿斑驳的棉秆簇拥着,如同九天落下万里云霞般在大地徐徐展开来。低矮的红枣树被红艳艳沉甸甸的果实掛满枝头以至弯了躯干垂了枝丫,绿色的枣叶还未完全褪去,这绿叶托起的红宝石将氤氲在田间的浓郁果香飘散万里,随风扑入人们的口鼻,叫人陶醉万分。
那只见瓜不见叶的伽师哈密瓜,一个个金黄透着翠玉般的橄榄型瓜儿像酣眠在田地里的小胖猪似的滚满了整个大地,煞是可爱。一望无际的苹果园,飘着甜香,枝头缀满红光透亮的阿克苏苹果,像画师们笔下的巨幅油画。
我们欣喜若狂,指着这四野的美景,大声交流着。看,那里是石榴,看,那里是核桃,嘿,这万里疆域秋色接地横空,排山倒海,各色瓜果争奇斗艳简直把广阔田畴打扮成了一个锦绣世界。
“好看吧,四位老师,这才刚刚拉开南疆美景的序幕,不过今天你们也够累的了,加之我的车技挺臭的,你们老胳膊老腿没有散架吧。我已联系了一师的朋友,今晚就住这里了。明天一大早我们去塔河源头,看灵秀温润的水韵胡杨!”
趁天色还早,我们在苏老师的陪同下,走进了一师的南泥湾纪念馆,我们跟着馆里的讲解员,听她娓娓动听地介绍着王震将军当年是如何带领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新疆,开进沙漠,战天斗地,屯田戍边的。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王震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万大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一声号令下,向祖国的大西北,辽阔的万里边疆挺进,去军垦戍边,建设大新疆。
将军所向披靡,摧枯拉朽,残留的武装土匪,流窜的外部反动势力,在将军的一声令下,都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吓得闻风丧胆,屁滚尿流,土崩瓦解。
接着将军又是一声号令,十万大军便扎营在千里戈壁,万里沙滩的茫茫荒漠之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戍边的大生产运动。
在这黄沙万里的疆域垦田戍边既不像当年开垦陕北延安南泥湾那般的“轻捷”,也决不像开垦东北北大荒那般“惬意”。
当年延安的南泥湾虽是,处处是荒山,无人烟,但战士们可以在那里边学习边生产。开垦东北的北大荒,那肥沃的黑土地是,棒打狍子飘滔魚,野鸡飞到饭锅里。
而这茫茫的荒漠上却只能是:“北风卷地扫戈壁,大漠黄沙走千里,天山八月即飞雪,战天斗地志不移。”
环境的艰苦,生活的艰难,开垦的艰辛,这些都撼不动将军带领的这支从井冈山,从延安南泥湾艰苦卓绝开拔来祖国大西北的铁军,他们誓死都要把这万里的荒漠开垦成塞北江南。
这些英勇无畏的铁军,住的是掘地三尺的地窝子,啃的是干如石砾的馍块,喝的是坎儿井里苦涩的寒水。战士们每天早晨顶着凛冽的西北风,扛着镢头去开垦沙尘碎石的盐碱地,黄昏才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脚回到难见天日的地窝子。
就是这般的辛劳苦楚,在将军率领的这支铁军钢铁般的意志下,终于凭着战士们一双双辛劳不息的铁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把这千里戈壁滩,万里盐碱地开垦成了又一个边疆处处赛江南的“南泥湾”。
在纪念馆讲解员荡气回肠,一往深情的解说说中,我们的眼前立刻浮现出那一幕幕英雄们战天斗地的感人画面,耳畔也响起南泥湾那动人心弦的优美旋律。
五.
今夜,我们注定无眠,苏老师领着我们在南泥湾大道、三五九旅广场散步聊天。苏老师,三五九旅的第三代传人,她爷爷就是当年跟随王震将军从南泥湾转战万里下新疆的老英雄。
苏老师的爸爸当年虽刚二十一岁,却已是王震将军麾下的一名年轻的营教导员了。
爷爷和父亲,父子同心跟随王震将军于一九四九年九月硬是从青海西宁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祁连山挺进的新疆。他们两代人在这荒凉艰苦的戈壁沙漠垦田戍边,一干就是近半个世纪。
一九六三年出生的苏浏娅老师正是在父亲指挥兵团战士日夜奋战开发建设塔里木城的滚滚热潮中,诞生并伴随着那个火红的年代成长起来的。
苏老师的爷爷是跟随王震将军从湖南浏阳的大山里走出来的,他们走过了雪山草地,度过了延安岁月,穿越了日寇的封锁线,西渡黄河肃清了大西北的军阀匪帮。
苏老师的爸爸在延安长大,在延安参加革命,始终就是苏老将军麾下的一员骁勇的年轻干将,是王震将军率领开发建设新疆最优秀最年轻的指挥员之一。
而苏浏娅老师,本可以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的,而她毕业后不恋京城的繁华又只身一人回到当年祖辈父辈奋斗过的大西北,在这广袤的大漠,一干又是近四十年。
我从苏家三代人为大西北这片神奇热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自然就联想到了那三生三世扎根大漠的胡杨,作为西域边关的守护神,作为沙漠戈壁的忠诚卫士,它们用铁骨柔情共同谱写着最壮丽的生命颂歌,这不正是苏家三代人最真切感人的具象吗?
第二天苏老师不辞辛劳,又驱车带领我们来到了塔里木河的源头。
位于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的塔里木河源头是阿拉尔市“百里画廊”的起点,这里是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三河交汇之处。
川流不息的河水蜿蜒缠绕着霜林尽醉的金色胡杨,这里的胡杨秀丽密布,婀娜柔美,水韵天成。蓝天白云映衬着巍巍壮观的胡杨一排排,一片片依依在连天的盈盈碧水涧,碧水又倒映出天光云影和金灿灿摇曳的胡杨林。
摇曳的胡杨林倒映在沉静的碧水中,堆金砌玉,金波泛起的涟漪层层晕染着,宛如碧玉坠金,妖娆静美。正所谓,碧水连天映胡杨,铁骨柔情共霄汉,古道尘烟千年舞,笑看日月话沧桑。
我正在搜索枯肠地为这一湾湾,倒映着金灿灿胡杨清浅碧透的水韵绿洲寻章琢句的时候,王老师悄悄耳语指让我看前方。
前方苏老师一袭红装靠在一棵虬曲的胡杨树干上,正沐浴着透过金黄叶片的阳光,望着远处凝思遐想。
那俏丽的英姿在十月的艳阳下,在层林尽染清浅碧透的胡杨林涧竟是一幅绚烂的油画,那样光彩照人,那样绚丽夺目。仿佛是从天而降的胡杨仙子,英姿飒爽媚无限,精魂伟魄共天长!
回去的路上,苏老师用她银龄般的嗓子唱起《边疆处处塞江南》,她的声线清脆婉转,如金属碰撞,如百灵亮腔。人人啦都说江南好,我说边疆赛江南,哎呀来来来,朝霞映湖水……
我笑着对车上的几位老师说,苏老师不去做歌唱家,真真太可惜了,实在是被中学教研耽误的一位顶级歌唱家,比歌唱家吳碧霞的声音更空灵,更清亮。
苏老师笑着说,老兄,你谬夸了,我是想起当年支援边疆建设的十万上海知青呢。
苏老师接着说,当年有上万名上海知青来到阿拉尔所在的一师,投身到开发建设阿拉尔市的热潮中。
当年知青们奔赴新疆,建设保卫祖国的边疆也和第一代垦田戍边的军垦战士一样,为这片热土流血流汗,奉献了他们的美好青春和大好年华。
苏老师,为这片热土流血流汗,我也应算一个吧,哈哈哈!我对苏老师哈哈笑着说。
算,算,怎么能不算呢?老兄,当年你们深圳的,上海的,浙江的,福建的,一批批支教支医支工支农的专家学者和技术干部赴我们新疆各地,出钱出力出技术,参与到我们大新疆的各项建设热潮中。
更重要的是你们带来的新思想,新理念,为我们大新疆的改革开放,为我们西域边关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真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无夸张地说,自那时起到现在,你们的援疆壮举源源不断,援疆队伍日益壮大,简直让我大新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乘着古老中华复兴的东风,昂首阔步,一日千里。
尤其是你们深圳对我们喀什最直接的帮扶援助,更让我们喀什受益良多。
六.
听了苏老师对这些年全国各地援疆的褒奖,尤其是对深圳的由衷赞扬,我心里如同灌了蜜样甜滋滋的。
我想起十年前我在喀什近半年的支教工作,我们下基层学校,指导和培训了中考及高考的数十名毕业班把关教师。我们磨课、听课,指导他们写教案上示范课,编资料等。
我们还为学生上大课,开讲座。一间教室,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方屏幕,都流下了我们智慧的汗水,都绽放了我们教学教研的鲜花和硕果。
啊,这次再来南疆,能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吗?我也曾是昆仑山上的一棵草,我也曾是雪域高原一捧晶莹的雪,我更是塔里木河的一滴水,我是这万里大漠一棵根深叶茂,与蓝天白云共绘大新疆壮丽新篇的胡杨。
就在我们即将驱车要驶向回程的时候,苏老师安排我们四位老师来到了傲然矗立的“三河汇合口——肖夹克”石碑。
我正在瞻仰着石碑,同行的李老师指着石碑的西面和东面,漫无边际一片黄悠悠,金灿灿的树林问我,老齐,那团团如盖,曲曲虬枝,金光灿烂的浩浩树林,可不正是胡杨林吗?
哦,老李呀,是的,那正是这大漠的坚强卫士,是大漠不屈的英魂胡杨。
这些是次生的胡杨林,它们和苏老师这两天带我们看的那些原始胡杨林正遥相呼应着呢。你看它们连天匝地,金黄的树叶在阳光下随风摇曳,把秀丽的秋色呈现给人间。
仰望着远处那一望无际直向天边的次生胡杨林,我的眼前又闪过当年王震将军带领十万解放军官兵挺进大漠的威伍雄壮。
我也想起60年代十万上海知青他们为这片英雄国土所奉献的热血青春,我更是崇敬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科技援疆的伟大壮举,这千军万马,这滚滚铁流,他们不正是这戈壁沙漠和碧水连天,原始的、次生的铺天盖地无边无际守望着祖国边陲的浩荡胡杨吗。
是啊,胡杨!我感谢你,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也不管时代如何高歌猛进,你始终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千里边关,万里大漠,始终在为我们广阔的疆域唱着一支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的不朽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