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三十章 赞扬与批判

作者:文学之痒|发布时间:2022-01-06 17:48|字数:2718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我不曾玩弄人生,不曾装饰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巴金老先生在谈写作时说过的这番话,潘逆曾在自己的微博中引用过,这无形中也代表了他写作缘由的本质,具体来说从潘逆的作品中也能窥见一斑。

  成名作《我的中国梦》和之后出版的《独自旅行》中,潘逆着重点在探讨对于中国教育的期望和看法,而在初夏完成的第二本书《文艺的青春》也是潘逆则借由小说宽泛的题材表达了现在青年一代的诸多想法,这其中依然包含教育,而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类主流的情感也包含其中。

  小说大部分完成后潘逆选择了文学网站和传统媒体两种媒介开始连载,一时依然希望在连载的过程中收集读者意见再加以修改,二是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必然有起因就有结局,对于小说中几位年轻主人公人生最后的走向潘逆并不着急下笔。文学网站依然是之前合作的那家,而传统媒体上的连载在王子路这位好友兼工作伙伴的牵线后由《烟火》杂志接下。

  酒香还怕巷子深这个道理潘逆在因获奖之后出版的首本书名利双收时就已体会到,曾经连封平大学文学社都以各种理由屡次退稿,到后来出版商的争相合作潘逆经历了好酒不仅飘出了巷子,还标上了名品的过程。于是当《文艺的青春》开始连载时,无论是文学网站的点击量还是《烟火》杂志的销量都因挂上了“封平大学天才作家潘逆”的招牌后开始直线上升,潘逆也由此再次成为记者教育家们眼中的香饽饽。名利如同“糖衣炮弹”,初涉其中好像很开心,其实里面充满了危险。在中国成功的作家一般走的这样一条路,首先,他应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榜样,接着,他还要勤勤恳恳写出一些受欢迎的作品,即使批评与膜拜都被给予这个作家,人们都认为他都应当以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接受。因此无论潘逆是否情愿,当学校社会捧得越发的知名,那些批评声如鲜花一样开始多了起来。

  起初潘逆并不在意那些书评家教育家打假家等各种专家对自己小说的言论,只是查看一些网站留言和读者来信。他甚至与往常一样在新书正式出版前拒绝了一切采访活动,直到日益得到杂志社重要而也变得忙碌异常的王子路电话说与他面谈关于新书的社会反映,潘逆才意识到问题的日益尖锐。

  王子路是在电话联系潘逆后的第二天下午敲响潘逆家大门的,这时已是《文艺的青春》连载后一个月。“子路快进来吧!这天越来越热了”潘逆顶着一双常年灰黑的眼睛说。“我们的潘大作家,看你的样子是才睡醒?”子路进门笑着说。潘逆走到冰箱拿了一罐冰果汁递给子路后回答说:“瞒不过你的眼睛,昨晚熬夜读完了邓肯的《我的生活》”。

  潘逆在不去学校的日子,大多数就是看出写稿,看到好的书和写到灵感涌现时他通常会忘记暑假,于是熬夜也成了家常便饭。《我的生活》是蓝临风推荐给潘逆的书单中的一本,当他翻了几页看到“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没有音乐伴奏,我给观众表演舞蹈。舞蹈结束的时候,有人突然从观众席里高呼:这是死神和少女!从此以后,这个舞蹈一直就叫做《死神与少女》了,这可不是我的本意,我不过是竭尽自己的努力去表现我当时初步认识到的,一切貌似欢乐的现象之中都暗藏着的悲剧而已。那个舞蹈,按我的意思应该叫做《生命与少女》才对,以后,我一直用舞蹈表现我向生活本身,即观众称之为死的东西所进行搏斗,表现我从生活中夺取到的短暂欢愉”这么一段时就被深深吸引了,于是看到天亮才疲劳的睡去。

  子路摇摇头接着说“总之熬夜对身体还是不太好,对了还是聊聊今天我来的正题”潘逆靠近子路身边的沙发空位,坐下后打趣的说:“关于我的小说最近受到的批斗?”

  子路回道:“批斗算不上,但相信你也看到了一些网上和报纸杂志上的负面信息,毕竟这是你的第一本长篇小说,社长的意思是你还是有必要为自己发声,总体来说人们对于这本书的期待还是很高的”潘逆说:“无所谓,就让他们去争论好了,看看大家从我书中看出多少个哈姆雷特?”

  子路对于潘逆的乐观和幽默向来熟悉,但还是不无担忧的说:“难到像‘天才作家最新小说毫无营养’‘现今某些流行小说误导青年忽视正统教育’等等明显针对性的批评你毫不在意?”潘逆回答:“这些我确实不在意,故事在刚开始,对于某些认真看了我小笑说的读者的意见我都有阅读参考,其他的就由他们去争论吧!”

  子路对于潘逆拥有如此淡定平常的心态感到些许安心,接着玩笑的说:“那行,我会转告社长了,其实大多数读者还是和我一样期待着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作为好友的我是否有幸得到作家朋友的剧透呢?”潘逆幽默的回道:“剧透需谨慎,读者面前人人平等”。

  子路笑笑接着说:“好了不了工作了,聊聊晓敏和刘欣”潘逆继续趣味的回道:“大记者,这是连私人感情问题都不放过?”子路说:“正经的以朋友的身份,看样子晓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光临此地了吧?”潘逆回答:“是的,晓敏现在是封平大学文学社社长,所谓官居一职周事缠身吧!又或是厌烦了我这个哥哥”子路说:“我和晓敏偶尔也聚聚聊天,在我看来是她无法与你不是作为恋人的关系,所以只好选择避开的方式,尽管你有了刘欣这个红颜,还是别忽视对晓敏对你的情感,有的伤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痊愈的”

  潘逆听完不禁楞了几秒,想到自己发现晓敏故意的疏远后,这几个月又忙于写作忽视了晓敏现在的心理状态,毕竟自己还是非常在意这个知己红颜的,他回过神来说道:“多谢子路的提醒,我会找时间和晓敏好好聊聊的”,说道这里他又想起杜康于是问道:“那么你们家的杜康呢?自从去北京后就很少听到你提到”

  子路听潘逆问到杜康才想起包里的CD,于是拍拍自己的脑袋从拿出CD递给潘逆说:“几乎要忘记今天来还有杜康让我转送的东西给你了,这是他们“无国界乐队的原创CD”。CD的封面是像青春一般火热的血红色,潘逆接过来拿在手里说:“现在人们很少为了听歌买正版CD了,难得杜康他们还检查这样在做音乐,我定会认真细听”。子路看潘逆认真的样子,不禁在想潘逆和杜康其实都是一直活得自我的人,而这也是她欣赏并愿意靠近他们的原因。

  这天子路走后潘逆又接到一个要求面谈的电话,关于新书还未正式出版就引起如此多争论的事儿,看来除了潘逆自己不予重视,大多数人都在为这个新兴实力作家担忧着。电话是蓝临风打来的,原本新书决定开始连载时校长就欲大肆宣传的,而那时蓝临风因为知晓潘逆的性格,所以以安心创作为由帮潘逆拒绝了,但现在闹到一些省作协和相关教育部领导都开始过问这个“封平大学天才作家”新书饱受争议的事了,校长怎能再坐视不管,于是要求潘逆赶紧回学校了解情况。潘逆素来敬重蓝老师,不想他为难,再者自己在校长的培养写作新秀的政策下疏于学业,因此还是不能轻易推脱的,他决定第二日一早回封平大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