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三百十七章 花魁牡丹

作者:菌子|发布时间:2023-11-28 20:30|字数:1978

  就在萧寒在游熠的笑意下晕乎乎听着对方的堪称严密的计划时,萧静婉面无表情的与柳氏一起送走前来投诚的萧南国的二位随从。

  大抵是因为萧静婉与二位随从对话时候的语气实在温和,措辞又实在巧妙,纵使她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对方也已经将自己所知晓的一切和盘托出,甚至主动提供些整治萧南国的法子供自己选择。

  “萧小姐,您放心,只要您一声令下,哪怕是您想让萧南国五马分尸,我们也做得。”

  心底再度响起那随从适才信誓旦旦的保证,萧静婉却不禁有些作呕——纵使萧南国再行为不端,再恶劣,那也是他们的主子。他们若是心底有意见,大可以直接提出,而不是在背后找到主子的敌人,捅他一刀。

  如果做这样不道德的事的下人变多,往后他们的处境只会因为主人家的猜忌变得更加艰难,连带着原本一些忠于主子的随从也会受到无妄之灾。

  萧静婉冷着脸,侧眸望向自己身侧神色莫名的柳氏,眼底浮现出一丝困惑,冷不丁出声打断母亲的思绪:“阿娘,您在想些什么?”

  “我?”柳氏如梦初醒,这才将自己原本飘忽的视线落回实处,只是语气还带着点难以置信,“我只是在想,那两个随从在你出嫁之后,曾欺辱过我与小寒母子二人。那时候的他们在我们眼前,是那样的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但如今,却像是被所有人遗弃的落水狗,只能在婉婉你面前俯首称臣,乞求你以获得生的希望,甚至不惜背叛萧南国。”

  “人生无常啊。”

  说到这,柳氏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因为末世带来的天灾,柳氏面对了太多生死离别,也见过太多可怜人,心底早就不是住在京郊时候的心慈手软。

  但即便如此,在见到“故人”时,柳氏还是忍不住心生感慨。

  听柳氏用着几乎毫无波澜起伏的语气陈述着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他们曾经受到的哭,萧静婉抿唇轻轻保住阿娘,指尖抚上柳氏的背脊,语气中带了宽慰的意味:“阿娘,没事了,都过去了。”

  “你看,那些作恶多端的恶人,在这末世,可都受到了他们应有的教训。如今萧南国身边的这两个张家兄弟,我还有用处,待他们彻底没了用,我便也再寻些由头,将他们丢弃。”

  萧静婉闭上眼,感受着柳氏身上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暖,“阿娘,你放心,从前欺辱过我们的那些人,我一个也不会放过。”

  但柳氏终究心中还有顾虑,看着有自己主张的闺女,她忍不住再次确认道:“你真的要用那人的法子,对付你的父亲?”

  “阿娘,您说错了。”萧静婉明白柳氏心中的担忧,睁开眼松开环抱住她的双手,往后退一步,好让她看到自己眼里的坚定,“一来,自从您跟萧南国和离之后,我便已经不是他萧南国的孩子,而只是您的闺女。

  二来,不是我要对付他,也不是张家两兄弟要对付他们的主子,而是萧南国即便落魄却也禀性难移,见到年轻貌美的女子便移不动步子,想要将其纳会尚书府。”

  “只是遗憾的是,这回的萧南国却真切地提到了一层铁板。那女子可是摘星阁的头牌,向来卖艺不卖身,若是想要将她赎回,没有千金,可是做不到的事情。”

  话虽是这般说着,但是萧静婉的语气中却没有半点遗憾的意味,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极夜,是富贵人家风流子弟纵情声色的欢乐场,而那些死了父亲、丈夫的女子走投无路,只能投身于花街柳巷。

  在人们适应全日的夜色之后,江南第一大青楼摘星阁的业务经营地愈加红火,甚至在百姓“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下,隐隐有向外扩建的趋势。

  而萧静婉之所以答应他们,是因为在唐大将军留下来的手札里,那摘星阁原本是童书用于获取信息的场所。

  青楼人员鱼龙混杂,高至王侯将相,低到三教五流,都会在此出现。因此,在这里能得到的消息也就变得格外多。

  如今,为了获取更多的消息,童书不知又从何处找来几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其中最具倾国倾城之姿的,便是摘星阁如今的花魁,牡丹。

  那两位张家兄弟给萧静婉出的主意便是,想办法让萧南国在外出用膳之时,恰好与巡街的花魁牡丹对上,从此踏出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第一步。

  见到闺女执意如此,柳氏也想通了,不再执着于萧南国是她父亲这一事实。毕竟如果不是因为害怕闺女在往后被人戳脊梁骨,她早就想将婉婉与小寒的姓也一并改了,都随她姓柳。

  毕竟一想到萧南国,柳氏就觉得萧姓实在晦气。

  二人又聊了几句,便默契地将萧南国一事当做插曲揭过,继续享用糕点,直到唐亦安将萧静婉交代的事情处理完,并带回来童书的一句准信。

  柳氏知晓自己闺女与女婿之间有要事相商,没有多留,只是最后抱了抱萧静婉,便无声地离开,将空间留给夫妻二人。

  目送母亲离去后,唐亦安迫不及待道:“婉婉,老爷子回信,明日他会乔装打扮之后登门拜访,我们只需在柳宅等候即可。至于婉婉你的想法,他说他会尽全力无条件支持。”

  “这倒是个好事。”

  “不仅如此,他还夸赞你与他心有灵犀。他在回信中道,其实即便你不提,他原本也想在离去之前与我们商议着在江南制造些动静,好让北冥国国主减少对他的怀疑。

  毕竟一下子损失十数个探子,临雄那边也不是傻子,如果不做些补救措施,只怕也不好交代。”

  萧静婉恍然,随即颔首道:“原来是这样。若是如此的话,我此前的想法倒是一举两得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