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六十五章 《明史》

作者:黄瓜|发布时间:2018-05-31 17:50|字数:1760

  苏开阳通过在崂山派大量读书,加之与其他修士交流,已经知道他所处的新宇界与华夏界有特殊的关系。

  华夏和新宇就象一对母子,华夏界是母亲,新宇界是孩子。

  新宇界的大明,仙宋,仙唐,仙晋,乃至更遥远的国家,都发源于华夏一界。

  新宇界的人族是基本上是华夏界各个朝代的遗民。

  比如当今大明皇帝朱允炆,就是华夏大明皇族的后代,所以他在新宇界国号仍称大明,只不过建文帝成了新宇大明的太祖皇帝,大明的臣民绝大多数也是华夏大明的子孙。

  当年,各国的先民或避世,或逃难,或机缘,在不同的朝代离开家乡,通过传送阵来到新宇。在大能仙人的帮助下,遗民们按照自己故国的名字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建立起一个又一个新的王朝。

  秦、汉、魏、晋、唐、宋、元一直到大明……

  在华夏界,这些朝代是此生彼灭,前后传承,但在新宇界,他们却象珍珠一样洒落在广袤的土地上,平行而独立的存在。

  时光荏苒,千百年来这些国家在新宇一界互相攻伐,连年征战,他们有的发展壮大,成为新的野心一族,有的则日趋衰微,直至走向没落,成为一册史书。

  比如一直在漠北称雄两百年的大元王朝,三十年前就被逐渐崛起的瓦剌族击败灭国,慢慢沦为草原上的一个普通的部落。

  这一切知识,苏开阳都得益于苦读华夏的各种史书和新宇的《仙史》,仙人们活的更长,仙族的历史同样记载着世俗王朝的兴亡。

  但苏开阳看过的有关华夏的史书到《元史》就戛然而止,根据华夏“易代修史”的传统,编纂《元史》的朝代就是华夏大明。

  如果华夏大明亡国的话,应该有一本《明史》才对,这样苏开阳就能查到建文帝乃至朱三太子的信息,但《明史》这本书苏开阳从来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

  难道是华夏大明一直没有亡国?

  新宇一天,就是华夏一年,新宇大明建国380年,华夏界的大明这个朝代如果还存在,国运就应该有十三万八千七百年了。但根据华夏朝代更迭史来看,基本不可能,因为华夏史上最长的周朝也只有八百年左右。

  对于华夏大明,苏开阳知之甚少。

  据他所知,建文帝来自华夏大明,父亲是孝康帝,祖父是洪武帝。山西一带的移民至多也只知道这么多;河北、山东、江苏一带的遗民比建文帝到的晚,他们来新宇的时候华夏大明已经过了200多年,他们应该有更多关于华夏大明的信息,或许就有人听说过朱三太子。

  当然,如果有一本《明史》在手,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

  此时,长安皇城,建文帝朱允炆正在乾清宫南书房召见太子朱福堂。

  太监都被屏退,书房内只有父子两个。

  朱允炆面前的书案上平放着一本古书,书的封面上清清楚楚写着两个字“明史”。

  这是华夏大明的国史,记载这华夏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兴衰荣辱。

  “此书你可曾读过?”建文帝平静的问道。

  太子朱福堂答道:“儿臣已经读过三遍!”

  ……

  朱允炆半晌不语,忽又道:“此书编了近百年,你知道么?”

  朱福堂答道:“据说此书在大明亡国百年后仍在修改…”

  建文帝见朱福堂欲言又止的样子,挥手道:“这里只有我父子两个,有什么话,且只管说!”

  朱福堂大着胆子道:“儿臣以为,盛世修史,久拖不决,必心怀鬼胎!”

  朱允炆用嘉许的眼光看了太子一眼,笑了:“大清编纂此书颇为用心良苦,还不是也亡了”。

  朱允炆又道:“此书本朝大臣很多都私下读过了,你也把他送给福王和蜀王,让他们也好好读一读,不要整天就惦记着国库的银子!”

  “是”

  ……

  “儿臣听说,朱三太子也来新宇界了….”

  朱允炆摇头道:“不一定是他,或许是他的后代”

  朱福堂道:“他们在新宇界蛰伏了三百余年,如今才现身,莫非是图我大明江山?”

  朱允炆指着桌上的《明史》道:“他离开之时,尚不如朕当年光景…”

  他又接着冷笑道:“朕疑他只是白莲妖孽的傀儡。”

  太子轻出了一口气,细不可闻,但又怎能瞒过朱允炆的耳朵。

  “这次就是为此事召你进宫,你这几年代朕梳理琐事,极为用心,朕很满意。朱三太子的事,朕已经安排锦衣卫马骏去办了,朝廷政事不能分心,只管尽力去做就好….”

  “儿子知道了。”

  ……

  苏开阳跟着老黄在明军骑兵的队尾一边乱想一面和老黄闲聊。

  “老黄,瓦剌要和咱们开战了,你们知道了吗!”

  “真的?哪来的消息?老子一直想真刀真枪得收拾这帮狗杂种呢。”

  “别管哪来的,保证准,你先把家里安顿下,多备点米面,我估计这一两天粮食就该涨价了!”

  ……

  苏开阳口中念叨着瓦剌,心中忽然一惊:“白莲教对军马下毒会不会和这次瓦剌出兵有关呢?还有他们的二少主高湛也到了,白莲教难道是想在大同做瓦剌的内应?这可就不太妙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