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15章 心生好感?

作者:汐蝶|发布时间:2025-05-12 17:10|字数:1706

  早朝甫一结束,皇帝即刻下旨宣召户部左侍郎杨谦行入宫觐见。

  自杨谦行之女被册立为太子妃,他摇身一变成为半个国丈,一时间,趋炎附势、争相拉拢之人如同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杨谦行心中大致明了圣上择选爱女为储君妃的深意,故而始终谨守本分,从不轻易与他人结党营私。

  踏入乾清宫,杨谦行先是毕恭毕敬地行下跪拜大礼,而后慷慨激昂地陈表谢恩,并郑重表明自己的立场。

  皇帝耐着性子倾听,待目光落在杨谦行身上,不由得微微皱眉,神色微怔。

  杨谦行是典型的文人儒士,髯须飘逸,神采英拔,才貌卓然出众。

  也正因如此,他的长女杨满愿完美继承了父母的优点,生得端丽明艳、姿容绝世。

  皇帝自嘲一笑,心中暗自思忖,若是早些留意到杨氏父女的相似之处,今日之事又何至于走到这般境地?

  他手指轻叩桌沿,缓声道:“杨卿不必多礼。朕今日召你前来,是想命你主持直隶一带的田地清丈事宜。”

  太平盛世之下,土地兼并之风却愈演愈烈。

  那些强占民田的豪强劣绅,为逃避官税,大多向官府隐瞒田产实情。

  而杨谦行提出的“摊丁入亩”改革,首要步骤便是准确清丈田地亩数,以此作为征税依据。

  皇帝打算先在直隶试行新法,自然要派首倡新政的杨谦行亲自督办。

  杨谦行听闻此言,惊喜交加,急忙拱手,声音铿锵有力:“微臣遵旨!愿为变法竭尽全力,即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他心中感慨万千,不禁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自己何其有幸,竟能得遇明君!

  不料,皇帝话锋陡然一转:“杨卿,你今年什么岁数了?”

  杨谦行微微一愣,恭敬答道:“回陛下,微臣今年三十有七。”

  竟然只比自己年长几岁。皇帝薄唇紧抿,眼底闪过一抹微妙的神色。

  “好了,杨卿且退下吧。具体事宜你与户部商议,朕会选派几人随你一同前往。”

  “是!微臣告退!”杨谦行再次毕恭毕敬地作揖行礼,临行前又一番激昂谢恩。

  皇帝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心中暗自思忖:这杨谦行在自己面前滔滔不绝,怎就生了个惜字如金的女儿?

  那晚无论自己如何追问,她始终沉默不语,守口如瓶。

  沉吟良久,皇帝心下微动,“常英,宣礼部尚书过来,命他带上历朝册封女官的档案。”

  “奴才遵命!这就派人宣召!”常英虽满心疑惑,却也不敢多问,急忙领命而去。

  **

  东宫之中,新婚的小夫妻刚刚梳洗更衣完毕,正乘坐轿辇前往慈宁宫,准备向皇太后请安。

  尽管二人已有肌肤之亲,可此刻同处密闭轿辇之中,仍不免有些局促尴尬。

  萧琂察觉到杨满愿的小手微微发颤,便轻轻握住,安抚似的捏了捏:“莫要害怕,半年过去,太后娘娘早已不再介怀复选那日之事。况且此事本就与你无关,是孤执意要选你。”

  掌心传来的温热让杨满愿心头一颤。

  她垂眸望去,只见男人的手修长干净,指节分明,手背上青筋微显,透着一股遒劲的力量。

  “妾身并非害怕,只是担心在太后娘娘面前失仪。”她轻声辩驳道,声音略显怯弱。

  萧琂闻言,不禁轻笑出声。

  杨满愿双颊顿时染上绯红,有些心虚地别过头去。

  萧琂又温言说道:“除了太后娘娘,仁寿宫娘娘与淑妃娘娘或许也在。”

  仁寿宫娘娘是先皇永顺帝的嫡后徐氏,而淑妃卫氏则是永顺帝的妃嫔,亦是萧琂的生母。

  这番话让杨满愿愈发忐忑不安。

  且不说仁寿宫娘娘言行举止颇为古怪,更重要的是,她正是那晚自己遇袭的幕后主使……

  轿辇抵达慈宁宫,姜太后早已端坐在楠木雕花大靠背椅上,下首只坐着卫淑妃一人。

  见徐后不在,杨满愿暗暗松了口气,心头紧绷的弦也稍稍放松。

  二人携手走到殿中,恭恭敬敬地向两位长辈行礼。

  姜太后笑意和蔼:“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快起来吧。”说着,她朝杨满愿招了招手。

  杨满愿心中一紧,低头垂眸走上前去。

  姜太后拉起她的手,将腕间那只细腻温润的和田玉镯褪下,轻轻套在她的手腕上:“好孩子,这是哀家赏你的。”

  杨满愿心中惊诧,语气小心翼翼:“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正如太子方才所言,姜太后并未再追究当日被驳面子一事。

  其实,她也别无选择——她与皇帝之间的嫌隙太深,难以弥合,姜氏一族早已不复往日荣光,如今也只能尽力维系与孙儿的关系。

  一旁的卫淑妃适时笑道:“一转眼,太子都成家立业了,真好。”

  她语气温婉柔和,眉眼间满是慈爱,让人如沐春风。

  杨满愿心中不禁对这位真正的婆母生出好感。

  临近午时,姜太后才让小夫妻告退。

  二人刚踏出慈宁宫,便有乾清宫的小太监匆匆赶来:“太子殿下,圣上宣您即刻到乾清宫。”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