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9.再回古城

作者:鸿润|发布时间:2025-10-28 09:53|字数:9609

  一、

  十多年前,我荣幸地参加了深圳组织的国务院“银龄行动”首批援疆支教的队伍。

  从深圳坐了约5个小时的飞机后,我们一行数十人落地在乌鲁木齐的机场,准备转机去南疆喀什。自治区老龄办的领导,早在机场贵宾接待大厅迎候着我们。

  当时正是一小撮残暴的东突份子,在乌鲁木齐制造“7.5”暴乱不久,自治区领导十分关切我们的安危,特意为我们首批援疆支教的老师开了个热烈而隆重的欢迎宴会。

  会上领导们为我们简单介绍了自治区境内外,三股反动势力勾结制造的暴乱始末,反复告诫我们去到喀什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但我们数十人都沉浸在援疆的喜悦与兴奋中,似对领导们的谆谆告诫有点不以为然。

  心想我们是去喀什支教的,去繁荣喀什地区民族教育大业的,我们铁肩担道义,无私即无畏,几个如蝼蚁般的东突暴恐份子又算什么东西呢。

  然而当飞机降落在已是幽暗夜色中的喀什机场时,机场一片戒严后的紧张气氛。近乎半裸的安检,让我们开始领悟自治区领导那些良苦用心的告诫。

  热情好客的喀什老龄办派专车接我们去下榻的宾馆,沿途街道昏黄的路灯投射出暗淡闪烁的灯影,以及道路两旁一团团黑黝黝的垂槐树影和横亘在苍穹下峥嵘起伏似怪兽般的山嶺,竟然也让我们原本松驰的心有了些莫名的紧张和恐惧。

  只不过当我们在喀什最好的宾馆,其尼瓦格宾馆安顿下来后,我们大多数人竟把路途的紧张和恐惧一股脑儿又都丢弃到了爪洼国,乐哈哈议论起喀什这颗祖国西南边陲的明珠来。

  同时,我们还急迫地想知晓自己将会被分往哪一所学校,哪一个岗位,这还真是知识分子的初衷不改呀。

  当地教育局在宾馆特意为我们安排了接待晚宴,餐后又跟我们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分配了我们这次的支教任务。我分在喀什14中高中部,负责培训高中语文老师。

  教育局领导分配完各位支教老师的任务后,考虑到我们舟车劳顿,一路辛苦,特意安排我们休息两天后再上岗工作。

  翌日早饭后,我们这群来自南国的老朽们哪里会绻缩在宾馆呢,我们恨不得立刻揭开浓罩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上的薄薄晨雾,信马游缰,一日看尽喀什古城的妖娆风光。

  人人都说,到了新疆,却没去过喀什古城,等于白去了趟新疆,真是这样吗?喀什古城真的是大新疆的地标吗,喀什古城真正能浓缩大新疆的精华吗,游遍喀什就等于见证了大新疆全部的壮丽风光,通晓了大新疆的风物人情,领略了大新疆的历史全貌吗?

  是的,美丽富饶的历史文化名城,祖国西南疆域的璀璨明珠,古代丝绸之路的出口通道,喀什,她的确是千百年来就驻守在我国最西南边境线上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

  作为古老丝绸之路通衢上的边关重镇,日出月落,世事变迁,喀什古城始终就是护卫我国万里疆域的威伍卫士,她英姿勃发,戍守着边关,一守千百年。

  终于真真正正来到了南疆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古城,我们支教团的数十位老师都十分兴奋。两天的休息时间,我们结伴而行,逶迤在丝绸之路出口大通道的喀赖昆仑山,那曲曲弯弯的山路上。

  我们登上祖国最西南边境红旗拉甫,抚摸着雄伟威严的国门,我们竟情不能自禁,看着雪山映衬的万里碧空下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哽咽不已,热泪淆然。

  我们澎湃着华夏儿女的豪情,我们激荡着千百年来巍巍中华的壮志,我们为岁月静好,神圣无疆的壮丽山河而自豪荣耀。

  我们屹立在古城喀什古老沧凉的石头城已坍塌的的断壁残垣上,回望五千年古老悠久的故国文明,我们眼底千秋史,胸湧百万兵,耳畔迴响着先烈们驱除侵略者的阵阵风雷声。

  我们在驴鸣四国的边境线上,遥望走马冰川,千里巡逻的将士们,在茫茫雪域高原“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骄健身姿,我们的崇敬我们的感激都化着我们感动不已的万分钦佩。

  没有他们“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就没有我们今天花红胜火,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的平安祥和。

  在喀什三个多月的日子里,我们这群银发斑斑的老者,心中始终热烈地涌动着浓浓的边城情节。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自治区领导的安全告诫,我们三五成群,饶有兴致的结伴而游。

  我们徜徉在喀什的艾提尕尔广场,在喀什这个边陲重镇的中心,我们漫步在解放路东西两侧的老商业街。

  这里最惧有丝绸之路的繁华韵味和边城风俗人情的面貌。看沿街两面,这些具有巴罗佐面孔的高鼻子长睫毛的维族匠艺人敲打着大大小小的精美花瓶,缔造着勤劳智慧的结晶。

  我们沿人民路的璀璨华灯观看现代化的华丽街景,我们赏心悦目地游览东湖公园和人民公园的湖光水色和满园的碧树繁花。

  在高台民居我们和维吾尔族可爱的孩童嘻戏,在大巴扎我们把南疆甜如蜜的各色水果品尝。尽管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无论如何两天之内,我们都看不尽喀什古城万紫千红的斑烂秋色。

  二、

  古城喀什,原名喀什噶尔,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她位于新疆西南边缘、塔里木盆地西部,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西靠帕米尔高原,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她是被南疆大地拥抱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里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日照长,粮食畜牧,瓜果蔬菜,丰饶天下,是我国西南边陲最大的农牧产品集散地。

  喀什地域辽阔,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仅70万多一点,相比深圳不到两千平方公里却常年居住着两千多万人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喀什又是深圳援疆的西部重镇,这些年深圳在这颗璀璨的明珠上描金绘彩,雕龙绣凤,更是把她妆扮得容光焕发,秀丽可人。

  喀什既是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农牧产品最大集散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东西方交通的咽喉枢纽和东西方经济文化、文明的重要交汇点。

  这里的人口,维吾尔族占了百分之九十四。走在大街上,举目皆是装着体面、个头高大、蓝眼晴略带一点鹰勾鼻梁的维族人。男人们热情大方、笑声爽朗,女人眼光深邃、睫毛幽长。

  尤其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一个个如花似玉、漂亮可掬、礼貌而又活泼,据说他们都属欧罗巴人种。

  古城的街铺建筑,工匠作坊都充分体现出维族民俗风情,浓郁地方文化又洋溢着一股西欧气息。走在街市上恍惚穿越在中世纪欧洲的大街小巷一般。

  这里集中体现的维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特色都叫人欣羡不以,拍手叫绝,流连而忘返。1986年喀什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新疆境内唯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那年援疆支教,我们入住的是古城最好的宾馆其尼瓦格宾馆。这是当年英国在喀什噶尔城北关高台地兴建的正规领事馆,1917年全部竣工。

  此馆占地3.3万平方米,内有领事办公大厅、二厅、秘书办公楼、情报站、商务洽谈室等。各式英式建筑,以及各种等级的住宅楼、食堂与娱乐设施都保留完好,俨然一个浓缩的大英政府。二厅之后的内院还设有花园和运动场所。宾馆餐厅共有四处,中餐厅是对外承包的。

  餐厅面貌除保留了当年英国风格又增设了许多现代构造和装饰。宾馆的东面有一个占地约5亩的大果园,援疆支教的那时节,正值十月金秋,各色水果挂满枝头、色彩斑斓、甜香四溢。

  1945年底,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撤销,其不动产全数移交给英属印度与巴基斯坦,改称印巴驻喀什领事馆。1954年,印巴驻喀什领事馆撤销,领事馆改为喀什交际处,后又改为其尼瓦克宾馆,成为喀什市区较大的涉外宾馆。

  那年援疆支教,我们数十人按男女性别和双方自愿的原则安置住房,每两人一间,住房兼办公室。每人床头一张办公桌,洁净清爽。宾馆虽地处闹市,推窗即见车水马龙,人来熙往,但房间里却安静舒适,幽谧安祥。

  教育局领导极具人性化安排,我们每天去学校工作半天,在宾馆半天,备课从事教研或个人阅读修为。自由清静惬意,没有丝毫的紧迫感,简直逍遥似仙。

  如同在内地一样,每天教育局派专车往返宾馆和我们支教的各学校单位,接送我们上下班。吃过早饭稍事小憩后,我们提包上车,去到学校,一头扎进教学培训的工作中。

  临近午间,我们结束了一上午的学校工作,把未完的收尾工作及资料放进包里,下午回到房间继续完成工作。既是支教工作,我们就尽可能不打搅到我们分配去的学校和单位。

  我们在宾馆里,开设有自己的专门食堂,一日三餐饭菜可口舒心。难怪当时就有老师说,这样惬意的支教生活,其乐也融融,身心康且健,真不失为延年益寿的好去处,呆在这里都不想回家了,乐不思蜀呀!

  三、

  援疆支教回深圳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但那次援疆支教的生活点滴仍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而且古城喀什已成了我和退休老友们常谈常新的话题,何时再回喀什古城,故地重游,竟成了我们几个老伙计挥之不去的向往。

  去年金秋时节,天山南北罡风鼓荡,南疆大地瓜果飘香,当我率领着和我平日里过往从密的老同行老伙计一行四人,再次踏上喀什古城时,我的心情竟比十多年前援疆支教踏上古城大地时更加激动更加难以平静。

  重回喀什不说古城大街小巷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旧貌新颜万象更新。单说我们走遍古城山山水水,感受到的血浓于水的民族大融合那些令人动容的种种情景,就让我们四个银发如雪的老教师,心底里暖意融融,谈吐中感慨万千。

  那年援疆支教回来后,新疆的同行告诉我们,喀什莎车、叶城、和田、乌鲁木齐、轮台等地曾相继爆发过极为严峻的暴力恐怖袭击的案件,暴恐份子在境内外三股反动势力的煽动下,在街头穷凶极恶地砍杀无辜群众,在餐厅纵火引爆,连环的恐怖袭击,让新疆大地笼罩着恐袭的阴霾,当地百姓人心惶惶,喀什古城街市清冷,商铺关闭,行人稀少。

  尤其是汉族同胞更加担心成为恐怖份子袭击的对象,终日不敢出门。一时间这颗美丽富饶的南疆明珠蒙尘受垢,暗淡无光,喀什再次成为我国政府重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前沿阵地。

  听新疆同行对丧心病狂暴恐份子的控诉,我心绪总是不宁,几乎彻夜难眠,我曾千百次祈祷我那些生活在喀什古城维汉民族的同胞们,我的那些为边疆教育披肝沥胆,焚膏继晷的同行们啦,愿你们身心康健,生活安康,生命无虞。

  这次我率领着我的三个深圳老同行老伙计,再回古城,首先我们就选中了去人们口中的老城游玩。

  老城是一处历经600年的风霜雨雪之后,仍步履安泰地遗留在喀什中心古老而传统街市中心的城中之城。这处街市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

  在这3.6平方公里的街市上,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交杂经营,各类商铺琳琅满目,光怪陆离。

  我们一行来自深圳的四位老人都对现代商业不甚感冒,看惯了深圳的高楼大厦,看惯了特大城市装饰得美伦美焕,流光溢彩的商场,看惯了商场各什精美包装盒,却看不见里面奢侈的昂贵物品。

  我们只想看看这沿袭了千百年的古老街市,它琳琅满目的各什商品都有些啥样的传奇色彩。于是我们循声而入,走进了一条手工制作各什精美铜器的街道。

  大街两边,都是叮咚着响的铜器银皿的作坊。大的铜花瓶一人多高,壶面上用浮雕技法雕饰着花鸟虫兽,四季花卉,人物景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小的银花瓶,小巧玲珑,精美绝伦,周身也是浮雕技法雕饰的各种图案。但不同于大铜壶,小银花瓶上的人物景观雕饰得更为细腻、生动、传神。

  不过这些铜器银皿的雕饰完全不似北京琉璃厂那些雕饰精美的东方色彩,这里的雕饰大多具有西欧古典的艺术韵致,放达而独具个性。也有不少表现维族风情韵味的雕饰,传承着维族绵延不绝,动人心弦的文化艺术。

  我看中了一对类似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浪漫艺术雕饰画风的铜花瓶,那年援疆支教我没有买具有南疆特色的工艺品,回到深圳后还遗憾了许久。

  我一问价,那维吾尔族老艺匠笑哈哈地对我说:“雅克西!你很识货,我对折给你。留个纪念!”说着他朗声说着一串我们四人都听不懂的维语,极其认真的把我买的一对铜花瓶包起来,递给我。

  我拿出四百元钱给他,他更加爽朗地笑着接过两百元钱,大声说着:“雅克西,雅克西!拜拜!”那老人睿智的天庭虽皱纹密布,但笑意也刻进了他风尘日久的皱纹里。

  他深邃的眼窝里似蓄满两泓深邃的湖水,两颗金黄染蓝的眼珠似两颗宝石般熠熠闪着光芒,长长的睫毛扑闪着。那种谦和干练,慈祥和勤劳凝于一身所体现出的乐观情绪,长久地感染着我们四位和他年龄不相上下的老者。

  同行的老李动容地伸出大拇指夸赞他:“你的亚克西,你的亚克西!”老李又回过头对我们仨小老头说:“瞧人家,这精神气,这精妙绝伦的手艺,真了不起,了不起哟”

  四、

  游完古城老街的第二天,我们四人又走进了古城展示维吾尔族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是国家五A级旅游风景区,它雄踞在喀什古城东南端地势最高的黄土高崖上,这处高崖面积并不大,居住的大多是维吾尔族居民,他们把这儿叫“阔孜其亚贝希巷”,意即高崖上的土陶。

  这儿的建筑多以两到三层小楼为主,院落也不大,但很整洁,院子里种满了花草,窗台走廊阳台也摆放着争奇斗艳的各色鲜花。走进院落让人仿佛是走进了中世纪欧洲的民居。

  巷子里游走的人也不是很多,游客和巷子里的大人小孩邂逅相逢,双方都笑吟吟地点头致意,尤其是小孩子们都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前来游玩参观的人打招呼问好,十分礼貌。

  巷子里也有店铺商肆,但不集中,隔三家五户的有一家,大多买卖土特产及油盐酱醋茶之类的,也有经营玉器古玩、金银手饰和民族头巾服饰、地毯壁毯之类的。

  我们经过一处玉器古玩小店,店门前站着位浓眉大眼,鹰勾鼻梁,约三十来岁,身材高大的维族青年。

  他用很地道的普通话跟我们招呼,并极为热情地把我们请进了他的店铺。他的店铺面积并不很大,大约二十几不到三十平方。

  靠门边一排玻璃橱柜摆放着各色玉手镯和玉项链、玉挂件等饰品,每样货品上都标着价格。

  这个高大的维族青年向我们介绍,说他在北京大学读了四年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喀什古城和一位俄罗斯的同学经营了这家玉器商店。

  俄罗斯同学负责进货,他负责加工和卖货。他经营的这家玉器店,因诚信待客,买卖公平,很受全国各地顾客的贊赏。

  很多顾客都成了他的回头客,这些顾客若在喀什古城没有买到心仪的玉器手镯饰品,或在喀什城内其他的玉器店买到了假货、品质不好的货,都是通过微信、电话托他购买好的玉器寄给他们。或去买了假货、品质不好的货品店交涉换货。

  因此他的名声在古城玉器行档十分响亮,他的生意也十分兴旺。

  同行的老刘看中了橱柜里一只晶莹剔透的墨绿色玉手镯,这个年青老板便从橱柜里拿出好几款玉手镯让我们选看。

  他告诉我们老刘看中的这款是新疆和田的碧玉,是一种较高档的波菜绿碧玉,石质细腻,材质坚韧,玉性温润柔滑油亮。他告诉我们对玉的鉴别欣赏是一门极为复杂而深奥的学问。

  同是碧玉就有俄罗斯碧玉、加拿大碧玉、青海碧玉、玛纳斯碧玉、新西兰碧玉等。即便同属一款玉种也会因色泽、水头、絮状、斑纹、瑕疵等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买玉器还是要做点攻略的,比方刻、摸、掂、照、滴等方式来鉴别玉石的真假,质地的高下等等。

  说着这个高大帅气的维族青年便把老刘看中的这款碧玉手镯拿来放在玻璃橱柜上一块平面玻璃上刻划了三两下,玻璃上立刻呈现两三道划痕,而玉镯上却没有任何印痕。接着这个高大的维族汉子又端来一杯清亮的水,他在玉镯子上倒了几滴清水后,那玉镯更加透亮光洁柔滑。

  再接着他拿出手电筒将光聚在那个玉镯上,在光的照耀下那只碧玉手镯油绿泛亮剔透无杂质,絮状如云,纤细飘渺。看完他一系列对玉石的辨识过程,我们四人齐色惊叹,对那维族青年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雅克西,真棒!”

  那年青人一口浓郁的京片子对我们说:“我一贯的经营宗旨,顾客就是上帝,我为上帝服务,秉承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原则。你们买到了可心的玉石物件,我赚取了公道的利润。我们是真正的双赢呀,嘿嘿”。他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和一张春风十里的真诚笑脸。

  五、

  买到可心的和田碧玉镯,老刘喜不自胜,他爽快地谢过那位维族青年老板,答应我们三个老头,到古城最大的农贸集市东门大巴札,请我们大家共进瓜果宴,外加全芝麻烤馕。

  于是,告别高台民居那家玉石店,我们四人一辆的士驶往东门大巴扎,那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巴札,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东门大巴札,占地近三百亩,内设二十多个专业市场,天下商品云集如此,洋洋洒洒,琳琅满目,分类细致,品种齐全。

  走进这万象汇聚,商贾如云的集市,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我们一行四人,浏览了地毯壁毯、食品、小商品几个市场后便兴致勃勃地进入到瓜果飘香的果蔬批发市场。

  喀什地处南疆,它不关是南疆还是整个新疆最大最全的水果产地。这里的瓜果菜蔬因日照长,土质松软肥沃而含糖量和营养成分都是全疆域最好的。

  水果的种类也最为丰富,喀什噶尔、疏附的石榴,阿克苏的苹果,木亚格甜杏、伽师的瓜和葡萄、无花果、蟠桃以及和田的玉枣、骏枣都是相当闻名的。大巴札水果批发的品种既有时鲜水果又有各种干果,而且还可以免费现榨各种鲜果汁。

  驻足在一处鲜水果摊档前,那维族老板是一个约摸五十来岁的中年人,戴着一顶装饰着有鲜明特色的小维族帽,脸膛红中透黑,黑中透出浓郁的高原驼红。

  一双浅蓝透着淡淡黄底的明亮大眼,熠熠生辉。他端来四纸杯刚刚鲜榨的石榴汁让我们免费品尝。望着那一杯紫红透亮的鲜石榴汁,我们竟都口舌生津,垂涎欲滴。

  一口品来,浓郁的石榴清香,甜蜜中含有微微的酸爽,这汁味一齐浸润着你的舌尖和口腔;一杯下肚,五腑六脏都在回味着芬芳和甘甜。品完一杯,我们四人各提一壶,心想着用这清香甜酸的石榴汁就着焦香松软的热烤馕该是多么地惬意舒爽呀。

  于是我们又挑了些各什鲜果,兴高采烈地向那热情豪爽的中年维族老板再见告别,转身奔卖烤馕的摊挡而去。

  六、

  在新疆广袤无垠的疆域是无馕不成餐的。各色馕既是新疆人居家或外出的必备,也是来疆游客的舌尖至爱。

  新疆气候干燥,烤馕一般能放置十天半个月,且干馕吃起来别有一股风味,干崩嘎脆,越咀嚼就越香甜而且把麦面的本色清香都回味到了舌尖。

  几小块干馕饼一吃,几口凉白开一喝,胃暖腹饱,干劲倍增。不管你是去劳作还是远足跋涉,这烤馕为你提供的卡路里足以让你出色的完我任务,或把你送往远方的目的地。

  新疆烤馕品种齐全,样式繁多,但手工制作过程都出奇的一致。

  圆圆的围炉,中间是炭火,四围是烤壁。制作工匠将和好醒熟的面团搓揉分脐后,在木质和钢质圆形模具上做好烤馕的雏形,然后将黄油涂抹大饼面上,再将芝麻、孜然、五香和蒜米撒匀后,把一块花纹毛巾覆盖在饼上用杆杖一滾,让馕面上布满好看的花纹,这馕就做好了。

  工匠们掀起模具上做好的生饼,像东北唱二人转的演员扔彩帕一样,在手中把馕饼麻溜地一甩,那生饼便稳稳地贴在被炭火炙烤的炉壁上了。

  接下来烤饼工匠们一边看火候,观察炉壁一圈烤馕的变化,还一边操作着另一块生饼的制作。待炉壁上的馕烤熟而成,他们便用专门的馕铲铲下,放置在案板上,于是一张张一个个焦黄喷香布满花纹的烤馕便在案板上摞成一摞摞,待食客来买取。

  我们四个小老头来喀城古城三天了,早上吃全芝麻的馕饼,喝老城的发酵酸奶已成为我们早餐的至爱。

  今晚,吃着老刘请客的热呼呼、香喷喷的全芝麻馕饼,喝着甜蜜蜜酸津津的石榴鲜榨果汁更是有一番别具的风味。

  七、

  翌日当东方瓦蓝碧玉般的天空上还挂着一轮残缺的下弦月时,微霞正托着喷薄欲出的红日在老城的天幕上放射出万道金黄绯红的光芒,整个喀什古城就舒展开了她的双臂,拥抱着满城勤奋的人们,奔走在城区的四面八方,于是古城喀什崭新的一天就降临了。

  在我的提议下,我们四个小老头今天将要去艾提尕尔清真寺。如果说要给古城定一处地标性建筑的话,那么非艾提尕尔清真寺莫属。

  这座建于明朝,历经600多年岁月的古老建筑,其宏大的规模,悠久的历史在全新疆乃至全国都应是首屈一指的。

  长此以往这座清真寺,它始终积极置力于对宗教历史研究学者的培育,当然它也拥有古城数十万宗教信徒的顶礼膜拜。

  这座信奉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自同治十一年调动大批维吾尔族工匠的再次打修后,就更加富丽堂皇,庄重大气了。

  它前面门楼为阿拉伯式建筑,两侧为18米高的唤礼楼,楼顶竖一弯新月,门楼上雕刻有阿拉伯经文,四周衬托着维吾尔族艺术风格的图案。整座寺院面积达1.6万平方,大厅可容纳近4000穆斯林祷告念经学习和住宿。

  院内有四座水池,周围和人行道广植花草树木,环境幽静雅致,殿堂气势雄伟,建筑艺术高超。这里还是整个古城维吾尓族人民欢度肉孜节、古尔邦节的重要场所。

  我们四人在上午十点时进入艾提尕尔清真寺时,正值教徒们的早课,大厅里黑压压一片人头攒攒,人们高声诵读着《古兰经》,这些顺从着安拉旨意的穆斯林一个个极为虔诚极为庄重。同行的老李头悄悄问我,怎么教堂里没有供奉教主的牌位、神龛之类的东西呢。

  我压低声音告诉老李,因为伊斯兰教的真主被认为是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所以清真寺都不供奉所谓的偶像。

  这里的穆斯林相信他们每一个人的双肩上都有一善一恶两位使者,记录着人一生中有意无意行下的善事与恶行,并成为人们来生命运的因由,由此穆斯林会时刻自觉自律。

  这时老王又凑了过来,他问我,老齐,我刚看到门楼上雕有弯月和星星,伊斯兰教是不是信奉月神呢?我便小声地对老王说,伊斯兰教不信仰月神,他们用弯月和星星作标志,是因为伊斯兰教历法用的是太阴历,即月球绕地球一圈为一月,约29天多,每年约354天与咱们汉族的农历相似。说着我们就在穆斯林的诵经声中,悄悄步出了大厅。

  此时日当正午,天蓝得碧透,太阳却并不耀眼。十月的微风飘来瓜果的甜香,树影摇动,人影匆匆。艾提尕尔广场上一群又一群的鸽子在如织的游人投放的鸽食中翩翩低飞着觅食,或咕咕蹒跚着觅食。

  有些胆大的鸽子竟飞到天真可爱的小朋友肩上,去小朋友手掌中啄食,引得小朋友高兴地呼朋唤友,或兴奋地喊爹呼娘。忽的,不知是谁一阵急切的脚步声,惊起一群鸽子,倏忽一下扑棱着飞向碧蓝的天空。留下一串悠扬悦耳的鸽哨声,真是“云里扬声扣碧天”。

  这时我的脑海中却突然闪过2014年7.29日发生在喀什莎车县开斋节的暴恐袭击案。开斋节本是维族百姓载歌载舞喜庆欢乐的节日,也称肉孜节。

  是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的日子,是他们表达对真主的感恩和敬意的重要时刻。

  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前往清真寺参加盛大的聚礼活动。活动结束后,人们互相拥抱问候,给孩子们分发糖果钱币,然后以丰盛的食物招待亲友。

  这么美好的节日,竟然被暴恐份子变成了用刀砍枪打,火焚爆炸无辜百姓和穆斯林的灾难日,这帮暴徒真是丧尽了天良。

  开斋节的头两天,喀什莎车墎巴乡纪委书记阿不都艾尼.吐尔就是因不愿意俯就暴恐份子,喊什么圣战万岁的口号,就被暴恐份子残忍的杀害了。

  这伙丧心病狂的暴徒残忍杀害书记后,更为恶毒地是他们把绑架的乡长吾拉木江.托呼提推向与处置事态的干警对峙的最前方,并当众残忍地又把乡长杀害了。

  暴徒们穷凶极恶的兽行激起了莎车公安局安全保卫大队队长努尔麦麦提的滔天愤恨,他愤怒不已向暴恐份子展开了激战,战斗中他也被暴徒开枪击中而受了重伤。

  7.28这伙丧心病狂的暴徒杀人杀红了眼,他们持刀斧袭击完莎车艾力西湖镇政府以及派出所后又窜去莎车县的荒地镇,在巴楚至莎车的公路上设置路障。他们拦截打砸焚烧过往车辆,杀害无辜群众37人,砸坏焚烧车辆31辆。

  这伙疯狂至极的暴徒还策划7.29开斋节的当天冲击莎车清真寺,点爆更大规模更丧心病狂的暴力袭击。

  这是多么惊心动魄,多么灭绝人性的暴恐袭击呀,暴徒们袭击砍杀的是一个个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我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屠杀的还有和他们所谓共同信奉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穆斯林。所幸的是,新疆境内外这股由东突暴恐份子纠结煽动制造的暴恐袭击的动乱,已被历史碾压而彻底破灭了。

  蚍蜉撼树,螳臂当车,历史迈过了那至暗的时刻,同时也把那些穷凶极恶的暴恐份子,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

  着一群翱翔在蓝天碧空里的和平鸽,听着随风轻飏的美妙鸽哨,我眼前也同时浮现出中东战火硝烟弥漫处,那惨不忍睹的断壁残垣,还有那些因战争而无家可归的孩童们痛苦无助的凄苦画面,那一副副凄惨的战争画面与眼前古城艾提尕尔广场这“橄榄枝香含玉露,翅翎霜艳带风弦”的画面是多么地不协调啊。

  此刻,我心头涌出的话语是,善良的人们啊,珍惜和平,珍惜安宁,珍惜我们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換来的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的局面吧。我们不是常说,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吗。

  那长年战火频仍的中东啊,你何时也能“泱泱万分衔霞染,邈邈千山绕月圆。”呢?我衷心地期盼着,那片中东的焦土,不日也和我眼前的古城一样,河清海晏,丽日蓝天。

上一章 返回目录